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
——善于观察的科创小达人
祁门县实验学校502班 谢祎诺
谢祎诺,女,今年12岁,是祁门县实验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和其他12岁的孩子一样,她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然而,不简单的是作为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她善于观察,热爱创新创造。

一年冬天,读三年级的谢祎诺同学和妈妈一起叠衣服时,发现妈妈总是抱怨:“这羊毛衫、毛衣晾晒后都变形了,两边肩膀被撑得像变形金刚了,这衣服还怎么穿呀?哎!”站在一旁的她眨巴着大眼睛,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当时的她正是学校科创兴趣小组的成员之一,她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告诉了科技老师,经老师的点拨和提醒,她打算为妈妈设计一款不让毛服衣变形的衣架。
她想:要想让衣服不变形,就不能像之前那样用传统的方法撑住毛衣的肩膀,那让衣服平铺在衣服架上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她便开始画设计图,她设计的衣服架的底端是可以撑开的,毛衣可以横的铺在上面晾晒,上边还是一个衣服架的样子。想法很美好,但是平日的衣服架都是塑料的,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这个衣服架呢?带着这个问题她又找到了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选择了一款不锈钢的衣架,用两个不锈钢衣架,进行了拆分和组合,经过不断的拼装组合,衣架的角度最终可以调节成多种角度,调成60度时,把裤子撑起来,很容易晾干;调节成180度时,可以用来铺晒毛衣,而且毛衣完全不会变形;不撑开时,就和平时的衣服架一样使用。可是用什么来做这个衣架撑开角度的支点呢?经过几番试验创新后,她们最终选择了我们大家熟悉不过的门的铰链来做活动的支点。随后,老师带着她一起进行了实物的焊接合成。最终,一款新型的晾衣架诞生了。谢祎诺给这款衣架取名为《会变形的衣架》,发明出来后,她第一时间拿回家给妈妈试用,妈妈觉得非常实用,恨不得能去批量生产。后来,这个创新作品被送去参赛,并在“2018年黄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了市级一等奖。

无独有偶,在生活中她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诸如:停电了,没有开水,怎么想办法泡面吃?下雨了,书包那么重还要撑伞,我的手不够用怎么办?一些牛奶一口气喝不完,管子敞开放,超级不卫生,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家里的马桶圈总是有人不掀起来,我们女生坐实在不卫生,有什么好点子呢?
马桶的内圈总是不掀开就小便,真的很脏。已经升入四年级的她,开始更加有意识的解决身边的问题了。她经常和父母说:马桶圈自己能掀回去就好了,最好做到人一走开,就能自动升上去的那种。作为科技兴趣小组的成员,她更多的是和自己的科技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科技老师的引领下,谢祎诺和同学们一起想方设法,不断试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终于设计出了一款“自动保洁的马桶圈”。当她带着自己的马桶圈来到比赛现场时,有的同学看着她抱着马桶圈就笑她,但她一点也不尴尬,反而会大方又自豪地说出自己的理念和设计过程,还会动手演示给观众评委们看。最终这个作品在“2019年黄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了二等奖。

谢祎诺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到处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2019年在“中国书法大厦杯”——第十届“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中,她的作品获得了省级少儿组三等奖;2019年在合肥举办的“安徽省第五届曹灿杯朗诵展示活动”,她获得了铜奖。2021年3月6日,谢祎诺还跟随实验学校大队委作客黄山市“红领巾之声”栏目,既让全市人民了解了祁门县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充分展示出了祁门县实验学校少先队员的优秀素养。她还是县级“优秀学生干部”,市级“优秀学生”。
谢祎诺同学不仅勤奋学习、热爱集体、兴趣广泛,更特别的是她热爱科学,热爱探索,勇于创新,值得大家学习。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失败往往会比成功多,相信凭借她自身的努力和学校为她搭建的平台,今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