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我们选择了一条湘西黔东南古镇文化人文景观之旅 黔阳古城-芷江古城-凤凰古城-乾州古城-矮寨大桥-墨戎苗寨-里耶古镇-芙蓉古镇-边城古镇-梵静山-镇远古镇-千户苗寨-郎德苗寨-水上粮仓-大小七孔-中国天眼-青岩古镇、、、
( 7月21日)D23 早上七点半从云上丹寨县(海拔近九百米)出发一路下坡三十公里十点多就到达三都水族自治县,爬坡二十多公里到三都县中和镇住宿,出三都县不久遇大雨,在新修建的体肓中心躲雨至三点开始骑往中和镇,镇里住宿和饮食都很舒服,那牛肉火锅实惠至极,明天继续七十公里往荔波县城,,,目标大小七孔景区.
到中和镇有十公里坡,为避开正午爬坡,准备躲体育馆地下车库午休。


谁知这阵雨却时大时小下了三个小时。
三点半雨似乎停了,我们出发。


小雨断断续续,但并不影响我们的骑行。

一路上坡,登高望远,山势巍峨雄伟、连绵不绝。


中和镇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距县城27公里,省道S206线穿境而过,东临都江镇,南接周覃镇,西与大河镇相连,北抵三合街道办事处。20世纪60年代三都县的5个老区之一,70年代初,(后为中和区)搬迁到中和,下辖水龙乡、地祥乡、安塘乡、塘州乡、中和乡等五个乡。1991年实行“撤、并、建”(撤区并乡建镇)后,中和乡(含原属水龙乡的西洋村)并建为中和镇。2014年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原中和镇、三洞乡、塘州乡、水龙乡合而为一,形成新的中和镇。

晚餐在市场旁一家牛肉馆。
实惠。

中和是水族马尾绣之乡,以马尾作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与方法。取马尾3—4根作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以此作为预制绣花线,然后按照传统刺绣纹样或剪纸纹样,将这种预制绣花线盘绣在花纹的轮廓上,再用7彩丝线编制成的扁形彩线,添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其余部分按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进行。一件绣品一般需要经过52道工序。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而夸张。

2006年,水族马尾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裁缝店里艳丽的民族服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