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又到了接毛豆回家的日子。
爸爸带豆花出差了,妈妈要开会,干妈事情也多。
于是,病假中的小姑兴冲冲去接她。
准备点啥好吃的呢?
买了面包、披萨,看看时间还早,又剥了点瓜子仁、冲了椰汁,这些都是她爱吃的。
今天不堵,一小时就到学校了。
寝室门口,我努力寻找毛豆的身影。
在一群身穿校服叽叽喳喳的女生中,看见了我家姑娘小小尖尖的脸:“毛豆”我很激动冲她挥着手:“小姑在这里。。”
小姑娘表情木然地看了我一眼,慢吞吞拖着箱子走了过来。
“才4点钟就可以接了,我还以为都要4点半呢!”
“3点半就有人来接了”她还是蔫蔫的说:“每次都这么晚”
看着这情形,我的心拔凉拔凉的。。。
数次欲言又止,很想跟她说,为了谁来接你,你知道妈妈干妈小姑讨论了多久?
为了你要回家,奶奶早早买了菜准备。
更不用说,每次小吴叔叔来回要开车两三个小时。。
幸好,我想到昨天看李雪的一篇文章中说:
如果大人只是自我感动的付出在你认为的爱里,
而在这个剧情里,孩子不觉得有爱在流动,
只是作为接收爱的道具,没有感恩之情也很正常。
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
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
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
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
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想到这里,我忍住、忍住在嘴边那些辩驳、那些说教,而是默默接过她的箱子,边走边看看她。。
我相信,当这样说完,她心里也有小小的不安。
果然,短暂的沉默后,姑娘冲我笑了,仿佛为了弥补刚才的“失言”:小姑,我们刚刚科学课解剖了羊的心脏。。
“啊!”我配合着大惊小怪“这么可怕的啊”
“有什么可怕的,我们都解剖了”
“那你本来可以跟老师说,我家有个美食家小姑,这个我可以带回家吗?”
我开始逗她“然后我就用洋葱胡萝卜土豆炖汤,你周一给外教老师带去。。哈哈哈”
我们都乐了,她开始吃东西,边继续跟我聊着下周要上主题课,要搭建真实的草棚、要在墙上画原始人画的画。。
看着窗外的光透进来,照在毛豆此刻神彩飞扬的脸上,我很庆幸,庆幸自己刚才忍住了。

如果我如往常那样,试图辨解,其实更多是想要试图“处理”她的情绪。
那么看似的“爱”其实是自私。
尊重孩子首先是个独立的人,
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听见、看见便好。
有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说。
笨小姑
2019.1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