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曾言:“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高晓松的妈妈也对他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诗词,诗歌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有着最深的依托和期盼,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相信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藏着一段美好的诗词梦,今天就让我们唤醒我们心中的诗词梦。

少儿时有“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单纯快乐童年时光。少年时有“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难以言说的初恋情怀,安抚了深夜里寂寞而深沉的心,而最终那颗相思红豆渐渐地成为胸口的朱砂痣。青年时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惆怅与失落。年老白发垂暮时“一衰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豁达淡然超脱的人生光景。
诗经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又有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入了多少人的梦境?佳人 寂寞 时光将逝 美丽而又迷离。“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在那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原来你和她就只有那转身的距离。

春和秋是诗人笔下写的最多季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都是极美的景色。春天里的春花 春水 春月 春草 春泥 代表着新生 希望 是一年的好风光。而秋季里的秋月 秋风 秋木 秋江 秋叶 闻之便能感知到一丝丝渐渐袭来的萧索和凋零。“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们不禁感叹春秋的变幻时光的流逝,转眼又是一年的光阴。
吴文英有一句诗“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是什么样的愁,如此清冷 销魂 令人黯然伤神,而离人心上的秋,又该是怎样的萧索 殇乱 令人无可奈何!诗人描述秋天,往往都是带着一丝悲意。李清照的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永的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晏殊的秋“槛菊愁烟兰泣露,落幕清寒,燕子双飞去”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喜欢田园的生活,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竹泉里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是远离生活,温暖的归隐地。说到田园我们不得不提王维,王维字摩诘,擅长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是这样评价王维的诗画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的境界之高。王维一生坎坷,归隐田园后的诗更是别有一番恬静“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在喧嚣的尘世里轻吟着一句句清朗的诗词是否唤醒你沉睡的诗意?诗意是什么?诗意是一地鸡毛里绽放的玫瑰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