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
我常常在文章中谈起自从接触到币乎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生活充实了,听“得到”、看文章、写作、点赞、拉赞,忙的不亦乐乎;另外还会时刻关注下行情,确实很充实!然而一天忙下来,说不上到底做了什么事,家人没有陪,家务没有做,健身没有练,书没有看几页,文章依然还没开始写......
这是怎么回事呢?最近在《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中学习到了一个概念“认知能量”:就是当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对它进行分析、判断,乃至于记忆的时候,都是需要花费心力的。认知能量,通俗来理解就是“心力”。
我们可以把心力比喻成一块电池。人的心力是有限的,当我们对所有的外部信息都不加区分地给予关注的时候,就会像电池一样很快把电耗光,也就是我们说的没精神了。现在大家知道了,我们常常觉得很忙,但又说不出做了些什么事的时候,往往是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常常一边工作,一边看手机,或者是关注其他的信息渠道,很难保证心力专注于一件事上,这就会降低心力的使用效率。
如何锻炼你的心力
这块电池的容量因人而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锻炼你的心力:
-
把你的电池容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大。宁教授介绍了一种“正念减压”的方法,即冥想的方式,排除一切杂念,练习放空,达到一种专注的状态。
-
最重要的是,学习怎么样去使用它,让它的使用效率变得更高。
-
规划好一天的工作安排,排出一个计划表,内容排的尽量比实际能做的多一点,这样就没有时间玩手机刷微信了。
-
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的事,每天重要的事只有20%甚至更少,80%的注意力要用在这上面。
-
合理安排时间,将不容易被打断的大片时间预留给做重要的事情上。因为人的工作状态,最开始的时候效率是很低的,它需要一个启动,启动完成后会达到一个较高的状态,在较高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人就会累,效率就会降低。如果这个过程中间被打断,就需要不断地重新启动。反反复复下来,人的心力使用效率会大打折扣。所以尽量减少被打断的可能。专门预留一部分时间处理日常事物及突发状况,其实很多看似紧急的事情也并不是需要立刻处理的。
-
给自己找一个环境,能让自己在指定时间里完成特定的工作。
-
适时的放松休息也是很有必要的。
聪明人只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放弃、不轻率,反复权衡,不怕浪费心力,而在那些小事情上,并不是太计较,这其实就是我们本能地在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我们常说要“活在当下”,其实,保持专注就是最有效的“活在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