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生气了吗?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时,为什么禁不住发火呢?别人的一句话,就让你耿耿于怀,失落难耐呢?
每天,我们都可能有各种情绪,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又该怎么处理呢?

什么是情绪呢?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意指情感及其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一系列行动的倾向。"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情绪"的字面意思是"心理、感受、激情的激动或骚动,任何激烈或兴奋的精神状态"。
可见,情绪,是来自己体内的能量,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所以,每个人都有焦虑,都有生气,懊恼。如果你能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焦虑,你会不会更加放松了呢?
什么导致了情绪呢?
每天生活面临很多挑战,学习工作家庭交织在一起,会让人有很多压力和烦恼。
同时,我们对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和担心,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或者,我们希望符合领导、朋友、父母的期待。我们对自己不满意,没有接纳真实的自己,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如何处理焦虑呢?
首先,我们要和焦虑做朋友。
当焦虑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地去看见它,去看见焦虑在身体的那个部分,什么颜色,什么大小,强度和密度等等状况。去看见,去接纳,去和它好好相处,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很焦虑。当说出这种感受,当认可这种感受,你的心情就会有明显的放松,如果能配合一定的疗愈情绪的活动,效果就比较好。
其次,去看焦虑背后的需要。
是什么让我们焦虑,我们看重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去看见,去处理。当我们真正看见了,就会知道限制我们的是什么,同时,也要让自己去辨别,我是不是需要满足这些需要,怎么去满足这些需要。需要,是解决问题的方向。
最后,可以从童年记忆中找到问题根源。
为什么总是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样子呢?为什么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呢?这个需要回到童年记忆中,回到我们被养育的环境中,回到童年里我们做个的那些认定中。
每个孩子在童年都做过很多决定,而我们并不知道,但确实存在。这些决定构成了我们的私人逻辑或者核心信念,包括我们对自己怎么看,对别人怎么看,对世界怎么看,包含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回到童年记忆中,去看到影响自己的根源所在。只有看到了自己的认知,才可能更新认知,不然始终会按照童年的认知和决定处理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