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和【秦腔】的故事

我和【秦腔】的故事

作者: 二郎你在哪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2:36 被阅读0次

那些年,别人在追“超女”,我在追《秦之声戏迷大叫板》

小时候农村还没有电视,只要有幕布电影,全村人自带小板凳去看,人很多。小时候爷爷带我去看电影,不记得是《火焰驹》还是《三滴血》了,只记得有个人胡子好长好长,问我爷:“为什么那人留那么长的胡子”,爷爷说“那是假的”,但是我还是觉得那是真的胡子,感觉很神奇的样子。

后来有了电视了,好小,14寸的,我看陕西一套,那时候还是陈爱美和任丹峰。陈爱美真的很美,任丹峰像是相声演员。再后来是刘波和任丹峰搭,刘波还自己登台表演过,当时小小戏迷的我被她圈粉。再后来就是吕越涛、刘芳了。

小学时候,农村基本都是卖老鼠药的会骑自行车放歌,或者一年一度的春晚,一年能听到的歌就那么几首。

【秦腔】算是我的启蒙音乐了。上学中午回来吃饭,周至台、户县台、兴平台经常放秦腔《二堂舍子》、《断桥》、《窦娥冤》、《探窑》等等,几乎词都能背过了,自己也能小唱几句。

记忆中,大概2002年,开始看《秦之声戏迷大叫板》,每个选手出来我都能判断ta能不能过,还为我80%的准确率感到骄傲。少年的我,认识了李爱琴,丁良生,马友仙,孙存碟,冀福记等人,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大腕明星。

2005年的时候,中国最早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开播了,吸引了无数粉丝热捧。当同学问我,你喜欢李宇春还是周笔畅?我当时一脸懵逼,她们是谁?

我家并没有卫星电视,我看着我的陕西一套,每周六不见不散的《秦之声》,追着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评选活动,秦腔演员在台上各展技艺,把秦腔的各样绝活和唱腔唱段发挥到极致,看完了就希望下一个周六快点来。

每年清明冬至我们那村子都有古庙会,少不了要请秦腔剧团来唱戏,每天三场,经常陪我婆去逛会看戏。我们那农村过白事,都会有乐队奏乐,有的还会请秦腔剧团来唱几天戏,我和我婆好多次去邻村看戏,秦腔承载着我和爷爷奶奶的回忆,是我童年的一部分。

我就是一个秦腔的戏迷,对秦腔专业知识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秦腔音乐真的很好听,很古典style。丑角戏很多方言,民俗文化很丰富。

秦腔是秦人的DNA,流淌在秦人的血液里,多少次着迷戏曲人物,多少次听的泪湿双眼、多少次逗的哈哈大笑。

秦腔字正腔圆,就跟陕西人说话一样,字na的很ci。唱词也应了西北人的性格,刚中带柔,朴实、直爽。

秦腔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从历史的长河缓缓向我们走来,好想拥抱她,听她讲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秦腔】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i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