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讓人文關懷深入人心 ——《父親的病》讀後感

讓人文關懷深入人心 ——《父親的病》讀後感

作者: 夢卓卓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0:16 被阅读0次

今天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父親的病》,文中提到“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而西醫則是“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這很明顯的差異是東西方對孝道的理解不同,也是兩方的文化差異。

在我們中國人眼中,活著比一切重要,哪怕是植物人,哪怕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將健全人的想法附在久病的親人身上,我們很害怕去面對親人逝去的結果,更害怕背負不孝的名聲,所以我們不去問病人的意見,而是想當然地去替他們做決定,我們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問題——本人是否願意這樣活著。

因此我搜集了一些社會新聞,關於“安樂死”,我看到了中國首例安樂死的人,“2018年6月初,臺灣體育主播界的名嘴傅達仁因不堪忍受胰髒癌之苦,在家人陪同下於瑞士執行了安樂死,享年85歲。”而新聞上相關的畫面,老人走的很幸福,安樂死前和親朋好友一一道別,最終在至親的陪伴下,喝下兩杯藥,躺在兒子懷裏離開,媒體這樣評論:“兒子有孝,妻子有善,感人至深。在面對生離死別這個人生關口時,最難的莫過於,明明心裏痛得要死,揮手告別時還要展現出開心模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離人滿足地離開……”我並不是鼓吹這樣的行為多好,而是想說,與其讓病人苟延殘喘,毫無尊嚴地活著,不如遵從他們的心願,最起碼讓他們有得選。

當然,在我搜集的新聞中,還有這樣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1986年漢中一位醫生在重症病人及家屬的懇求下,為病人開了安樂死的藥,並由護士注射,誰想到病人的女兒事後反悔,將醫生高上法庭。事發九年多的時間裏,醫生前後兩次被判無罪,最終釋放。記者的採訪中醫生說到,他很後悔,因為這件事他的一生受到影響,過得不如別人,他的出發點也只是為了病人。他表示有很多醫生在“悄悄地進行‘安樂死’,這個不過是他沒有寫在處方上,沒有寫在檔案裏面。”既然患者有需要,那麼一定會有醫生冒險去做。但從這個醫生的事件,我們也看出來,“安樂死”這個事情存在太多變數, 容易被利用,也很容易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國家沒有引進不是沒有原因。

行文至此,我不想鼓吹哪種方式更好,我只是想說,我們的社會在進步,人文關懷更加濃厚,希望我們不只可以對病種的人懷抱深情,而是珍惜每一個當下,不要等一切突然發生才後悔莫及。

相关文章

  • 讓人文關懷深入人心 ——《父親的病》讀後感

    今天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父親的病》,文中提到“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

  • 親密關係 讀後感

    《親密關係》 特別欽佩作者能用簡練的語言和案例來總結背後的心路歷程,讓我彷彿找到了理解者,能更加堅定自己的...

  • *读后感*

    《母親背影》讀後感 一一懷念母親 天堂信鴿驚夢喚,華髮頂起衝 雲冠。 憶昔慈生紅日月,過往銀輝星 光閃。 ...

  • 老爸,如今您在哪裏啊?!

    看著 鋪天蓋地的祝福 讀著 各種題材的父愛 父親節 感懷 我卻無語 不知道 該怎麼表達 我心中對父親的情誼 思前想...

  • 牽手

    小時候拉著父親的手感覺, 整個世界都在父親的臂膀, 那寬廣的胸懷好似窮月, 照亮我人生前進的星光。 長大後扶著父親...

  • 懷念

    關於那些懷念 懷念美好的 及那些不美好的 不知是好的 還是壞的 想念讓人感傷 不想念讓人受傷 我懷念那些好的日子及...

  • 當談父親時,你會想起什麼

    16.10.13 因昨日參加劉老師讀書會,關於父親話題的所觸而寫。 當談到父親時,你會想起什麼?答案應該最常被父愛...

  • Dear John Day -16

    John的父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但是早在John出生之後父親就立下了遺囑。關於硬幣,曾經在前面說到John也不知...

  • 【南懷瑾老師】要懂得“吃飯難”的道理

    “天下無如吃飯難”,我常常跟同學們講,我父親是遺腹子,我父親出生時,我的祖父已經去世了,他自己讀書學問也蠻好,後來...

  • 父親的懷里曾甜香我濃濃的睡意

    父親的懷里曾甜香我濃濃的睡意 父親的背脊曾奔跑我重病的呻吟 父親的雙腳立在大地,堅如磐石 父親用自己的身軀和心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讓人文關懷深入人心 ——《父親的病》讀後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r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