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异常谱系运动性障碍,横跨心理科和神经内科,是一个两科齐跨的症状。抽动障碍主要是不自主的运动,不受意志控制。当儿童越焦虑越有压力时,出现的症状越明显,睡觉时症状就会消失。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1、运动抽动。眨眼,挤眉,吸鼻,咬唇,耸肩,拍打。
2、发声抽动。清嗓咳嗽,哼哼声等。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
抽动障碍从轻到重可以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多发性运动和发声联合抽动障碍。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简称TS)是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抽动障碍,部分患儿伴有模仿言语、模仿动作,或强迫、攻击、情绪障碍,及注意缺陷等行为障碍,起病于童年。
一、症状标准: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二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
二、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
三、病程标准:18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天天发生, 1天多次,至少已持续 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但 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 2个月。
处于TS症状的患者,建议要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