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读完这种有目的性的书,我喜欢问自己几个问题,问答之间,能知道自己收获了些什么。

一,为了解决自己什么问题,看这书?
我性格大大咧咧,不喜欢计划性做事情,即使自己很认真的做了计划,也执行不到位。一天忙来忙去,最重要的事情却没处理。天天焦头烂额,做事效率低的不行。
为了让自己提高做事效率,能优先解决最重要的事情,并且学习怎么有效执行计划内的事情,我决定读此书,找办法。
二,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一套典型的PDCA流程。
计划,执行,评估,应用。
三,需要准备什么?
工具: 一个定时器,一只笔,三张纸。
定时器:机械厨房计时器,沙漏,手机震动闹铃等。
三张纸用途:
“今日待办表格”,“活动清单”,“记录表格”。
四,怎么做?步骤?
1,计划——做活动清单表格。
把要完成的活动,写在“活动清单表格”。
一行一个活动,标上最后期限,将从上到下,排列。
原则:
将最重要的活动排列到第一位,言简意赅。
2,计划——做“待办清单”
每天早晨,从我的“活动清单”表格中选出一些重要的活动,填到“今日待办”表格中。
原则:
量力而行,在时间限定内完成。
3,执行——番茄钟。
一个番茄钟,是25分钟。
原则:
在这25分钟内,只专心一项活动。
4,执行——休息。
完成一个番茄钟,休息3分钟,完成一组番茄钟(比如4个),休息15~30分钟。
5,执行——中断。
内部中断:
自己想起来有其他事要办,立马记到活动清单,标上日期。
外部中断:
其他人或事来打扰,视情况而定,紧急的就作废自己的番茄钟,能拒绝的,就完成自己正在进行的番茄钟,然后,再解决他人事情。
原则:每次中断做标记。
6,执行——预估。
一件工作预估自己需要几个番茄钟,“预测”和“实际”番茄钟数,偏差多少,体现了自己预估能力和执行力的水平。
根据偏差,做出调整。
7,执行——番茄钟的长短。
周期越短,完成次数越多,周期越长,休息次数越少。
原则:自由体验,每个固定长度要坚持两周,看是否适合自己。
8,评估。
记录表格:任意记录我要跟踪的数据。
当天工作结束回顾,完成一项活动,画个星星。
看工作日程表,多少安排在昨天,前天。
看“记录”表格,算一算你每天平均安排了多少事?结果比你想的多了还是少了?你觉得该更多还是更少?
9,应用。
对差距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以图改进。
五,心得:
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一次只做一件事,在限定时间内,专心一个项目活动。
注重节奏,做事,休息,做事,休息……
整理总结,调整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