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虚无的十字架》,让我惊叹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在那一章一节中,看似毫无联系,但却在最后一一连在了一起。《白夜行》是东野圭吾的代表作,据说是一本引起了极大轰动的书,而我也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看的。
故事的开始是一家典当行的老板被人在废弃的大楼中被杀死了,因为这起凶杀案,牵扯出了很多人物如被害人的儿子桐原亮司。死者生前最后拜访的贫困母女,尤其是那个11岁的小女孩雪穗……
继这个找不到杀人凶手的杀人案之后,又发生了一起案件,就是11岁的雪穗的母亲在家里死掉了,至于是自杀还是意外死亡,警察局也是没有什么确切的结果。
随后作者便开始了关于记叙雪穗以及亮司2人长达19年成长轨迹的记录。看似没有平行线的两个人,却是最为紧密相连的两个人。
原来故事的真相居然是雪穗,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卖给了一个当铺老板,被当成男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恰好在那个破旧的房子里,当铺老板的儿子桐原亮司撞见了自己的父亲猥亵女孩的一幕,而那个女孩,就是曾给他落寞的心灵带来温暖的伙伴,于是,在悲痛中他拿起手里的剪刀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女孩,为了让男孩继续活下去,从此决定以陌生人的身份各自活下去。男孩和女孩就这样过了很多年,可是童年的阴影早就埋没了他们曾经的纯真。女生开始了一系列的犯罪行为,让别人猥亵自己的好朋友,杀害自己的养母……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有男生在背后默默帮助。在警察不懈的调查之下,真相终于大白,可是男生为了让女生不背负罪名活下去,桐原亮司最后用死亡来成全雪穗。
02
一千个读者,心中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
随着剧情的深入,在我逐渐意识到这亮司和雪穗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便开始惋惜,雪穗被作者勾勒得太过美好。长得漂亮,聪明,有才华……放在今天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女神形象。但是这个女孩本来的家境不富裕,还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但这个女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一步步努力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看似积极向上,可故事的结局却是一个不断堕落的过程…..
我希望作者把她给漂白,可能我就是那个被雪穗所迷惑了的人。我觉得这样的女孩总归是不幸的,我同情她,却又没有真正的原谅她所做的所有事情。如她所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她的一生,被亲生母亲出卖,有一个非常不幸的童年,长大之后,谈了4年恋爱的男友也并不是真的喜欢她,在结婚前夜还跑去想和别的女生表白,没有给她足够的爱和疼惜。即便她是如此的完美,依旧是得不到温情。
但是这个世界,对她也并不是真的很残酷。桐原亮司,是给她阳光的人,为她连生命都可以放弃。她的养母对她可谓也是有再造之恩,养育她成人,给她良好的教育。她还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并且故事里很多人都是喜欢她的,所以她的人生轨迹应该慢慢的回到正轨。
可能幼时的创伤过于疼痛,以至于雪穗没有办法停止堕落,虽然这是一种积极的扭曲。雪穗如果没有这样的执念,学会原谅别人,放过自己,或许她和桐原亮司的结局也会是不一样的吧。但是一个受过伤和一个没有受过伤的人,终究是不一样的,若世间悲悯,谁不愿单纯无邪的在白天行走,谁愿意躲在黑暗中苟且呢。
结尾时,“雪穗像人偶般面无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她一次都没有回头。”看似如此冰冷的表现,我想此时雪穗的心已经碎了吧,满满的绝望,让她不愿再继续伪装,只想逃离,从此再无人给她光和亮。
凌乱、压抑、悲凉充斥着字里行间,书读完了,可是心情却无法从压抑中解脱。犯罪者固然不可饶恕,可是又是谁导致了两个11岁的孩子去犯罪,从此堕入万劫不复的人生呢?“一想到他是抱着何种心情在通风管中爬行,笹垣便感到心痛”,在书的结尾,作者借着一个退休警察的心也表达了他的痛。我想,这是对整个社会的痛。
03
在《飘》的结尾白瑞德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思嘉,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佛说,众生皆苦。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遇到这样那样的苦难;也没有人是永远被爱的,爱与被爱终究是守恒的,你被你爱的人所伤,爱你的被你所伤,伤你的终究也会被别人所伤……每个人的一生,爱恨情仇,或早或晚都以不一样的形式来到我们的身边,有人心中阔达,归于本真。有人心生执念,不肯原谅,不肯放过自己,但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
你没有办法阻止别人对你的残忍,但是你可以阻止自己对别人的残忍。努力行走在阳光下,不负遇见,不负爱你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