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源头Input|||如何产出一份高质量的产业研究报告?(4)

源头Input|||如何产出一份高质量的产业研究报告?(4)

作者: 春梅的财富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15:44 被阅读0次

(接上篇)前面复盘了要产出一份产业研究报告,就是一个将input经过分析师的分析、加工、提炼输出为output的过程。也就是一份研究报告的形成,首先要求研究者有一定量的关于这个产业情况材料的输入。那如果是高质量的产业研究报告,除了研究者本身的研究功底之外,输入材料的高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研究者本身研究功底还不错,那他也绝对是知道在什么渠道能找到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怎么样,有什么特点,他如何结合报告的需求取舍和整合这些材料。

OK,先针对前端input部分,我们来详细看看,怎么提高input的质量,毕竟没有好的input是不可能输出一份好的output,虽然一份好的output,仅有好的input是远远不够的。

5、为了研究这个产业,我应该看什么样的资料?去哪里找资料?

说到搜集资料,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

找度娘。对,尤其是对于一个陌生的产业,前期是非常需要去找度娘先扫个盲的。当然,你还可以用其它的搜索工具,比如搜狗、bing等,但是国内用户目前主流还是度娘啦。不过,我是非常怀念以前可以用Google的日子啦,在Google没退出中国大陆的时候,我是更依赖它一点的,原因大家都懂的。

那光有度娘还远远是不够的,那接下来我就系统的盘点一下整个研究过程可能会用到的搜索工具和搜索方法。互联网时代,工具和方法层出不穷,我尽可能列举,估计也只能穷其二三,而且时代更迭,工具和方法的更新迭代亦是与时俱进。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不断的积累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并加以练习,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整个搜集资料过程的目标:搜的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有目标性

整个搜集资料过程的原则:快速扫盲、边搜边整理。

那如何在整个过程中来坚持这个原则、达成这个目标呢?

1)搜索工具的使用——它的功能,你都知道吗?

以前,有个总监和我吐槽他手下的分析师,说让她搜集资料,搜出来的内容惨不忍睹,他自己亲自去搜,感觉他俩用的不是同一个百度。

以百度举例,比如它分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等,可以按照自己的不同需要去搜索。当然,平时,你也可以观察总结,用同样的关键词,搜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久而久之,你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精准的选择用什么功能搜索,而不用盲搜。

在资讯下面,还可以选择按焦点排序和按时间排序,如果你想找某个领域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可以用这一类搜索。

另外,在用什么“关键词”搜索时,也很重要。

2)关键词的使用——由粗到细,由单一到多样

举个例子,以大众熟悉度不高的“医疗器械”为例,在你完全陌生之前,你在百度里可能能想到的关键词也就是“医疗器械”、“研究报告”之类,但是你稍微研究一下医疗器械了,你就可以找到这个领域更精准、更精细化的关键词,比如体外诊断(IVD)、医学影像、高值耗材、医疗信息化等等,这些都是医疗器械这个产业里很重要的细分领域,所以当你把这些更细分的关键词替换“医疗器械”,你就能找到更精准的报告和资讯。

另外,年份、报告格式(doc、PDF、PPT)等都能成为你搜索的关键词。

在整个过程中,你可以不断的组合关键词搜索,然后看看搜索结果有没有自己想要的材料。

关键是,无论是对搜索工具的使用还是对关键词的选取,都是需要自身不断摸索以及熟练的过程,所以,多练练吧。

3)第三方数据库的账号——这也是你的“资源”

比如说百度文库的账号及可以在文库交易的货币(或钱、或虚拟货币)、wind、choice、知网、易观智库、艾瑞、人大经济论坛(现在好像更名了)、知乎。当然,这些你不需要都有,但你至少有那么几个吧。这里面资料类别、质量各有差别,不求所有的资料你都能有,但你也总要能找到一些吧。(在这里,讲个小插曲,有时候我让新手分析师把他们研究过程中看过的,认为还不错的材料发给我,很多新手分析师在这些数据库找到了相关的材料,但没有这些数据库的账号,没有办法下载,于是就发个网页链接算了,对此,我表示无语。)

早些年,我比较喜欢用“人大经济论坛”,有它的账号,为了能在上面下载一些付费的报告,我还研究了一下怎么获取这个论坛的交易货币(论坛币)的规则,自己也按照规则积累了不少论坛币,所以在购买付费报告方面,也从来都没吝啬。

4)逻辑思维的锻炼——这是一个讲故事的年代,所以你也得学会讲故事啊!

逻辑思维的训练有很多种方法,看书、用逻辑思维导图软件训练、用写PPT、Excel锻炼(这一点我会在output的部分写怎么训练)。

看书,推荐《金字塔原理》,估计在很多其他讲逻辑思维的地方,这本书也被推荐过。

逻辑思维导图软件,也有很多,我用过的有Xmind,mindmanager,最后固定下来常使用的是Xmind。

用PPT锻炼逻辑思维,主要用到的部分是PPT中的storyline的部分,这一点我在output的部分讲。

5)软件工具的使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避免“边看边忘、回查困难”!

 这里,我推荐我使用频次最高的两款办公软件:Xmind、Excel。

Xmind,是我我比较喜欢用的一款逻辑思维导图软件,当然市面上还有其它款的逻辑思维导图软件,如mindmanager,这种找一款自己喜欢用的软件即可,功能差异不大。我用Xmind有两个主要的用途:a、构建报告框架;b、顺手整理资料。

下图就是我用xmind整理的几个券商研究报告的风格和特点。因为券商报告质量不一,清楚的知道不同券商的风格和特色,这样也能有的放矢的看材料。

另外,我比较喜欢用的办公软件就是Excel,整理数据、资料,进行推算、比对、判断,都很好用。我一般涉及到数据类的、政策类、或者多字段信息内容整理的,都会选择用Excel。

我用Xmind、Excel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边看边整理,一来避免边看边忘,今后回查困难,更重要的是浪费时间,二是边整理也能帮助自己整理思路,帮自己厘清不同资料的可得性,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逐渐让报告框架逐渐的成型。

6)建立自己的资料数据库——优秀的人有优秀的工作方法!

先展示一下我自己在医疗健康领域形成的部分工作过程文件。基本上,每个产业,你都可以建成这样一个信息资料库。里面有一些数据库、渠道是共同(综合性)的,但也有一些是差异化的,尤其是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渠道、媒体等。

下面这份是我之前团队的一个分析师的工作过程记录文档:

如:食品餐饮行业信息搜集渠道

大家在看这个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7)结识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积累人脉——专家访谈

前面几乎都是围绕案头研究在展开,但最后一点却是要真正的靠近产业,非常重要。因为前面所有的案头资料几乎都可以算是二手资料,你通过这些二手资料的案头研究,得出一些结论,但这些结论正确与否、这个行业为什么是这样、行业有什么特性、行业未来大概率会朝哪个方向走等等,都需要在与行业内的人交流之后才能佐证。

当然,这一块的资源,并不是每一个做研究的人能有这样的机构走进行业调研、访谈(毕竟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需求)。如果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你很便利的提供这方面的资源的话,那就只能靠你自身去积累了。你不需要一上来就能够上这个行业的高层、大咖之类的,你总有一些同学、朋友分布在不同的行业,经过三五年的职业发展,大家也都能逐渐在职业上到一定的台阶,对各自的行业也会都有认识和思考,所以他们本身,也都是你自己的资源。关键是,工作之外,也要做个有心人啦。

Mary@BJ

2020年6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源头Input|||如何产出一份高质量的产业研究报告?(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qb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