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雨下得痛快,雷鸣电闪,风肆虐、雨滂沱,一样都没缺,今天太阳照常升起,朗照蓝天和大地,一个字:完美!
研修班日记作业一周多了,除去开头几篇,后面都是整理发过朋友圈的零碎,暴力组装拼凑,凑到脑仁儿疼,感觉自己像隔壁傻大姐,呼哧呼哧熬中药,灰头土脸,一天一碗,就差亲手把自己熬成药渣。
萧红丢开了,寂寞地待在床头,王小波也丢开了,待在抽屉里,不知道寂不寂寞。
瞥见一眼,很有些悔意,实际一眼也匆匆,悔意也匆匆。没时间,时间都用来应付作业了。
这时间,也是剔除工作、家务、陪娃后的零碎时间。以往那些或忙乱或闲暇,以后会统一成一个节奏和方向。

群里李老师分享一篇罗胖子的“三个月其实很长”,貌似李老师对“三个月”情有独钟,“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是他自己一个已经趋向成熟的研究课题,我们研修学习也是三个月,穆老师看热闹不怕事大,坏坏地跟说,2018年会在年尾被想象不到地拉长,拉长。我想号召全体同学集体给穆老师一个大白眼儿。
能拉成多长,得等每个人三个月结束后,自己丈量。
作业循序推进,研修日记开始,加每日三次情绪自我检测记录,加每周五个案例解答,不算完,以后陆续还加……没蒙圈儿,我压根儿就不知道圈儿在哪儿好不好,近乎休眠的脑细胞们都纷纷表示很慌。
人仿佛进入另一个场域,微微鸡血微微神经的场域,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置身自己于案板,那就来个全套的,该有的都要有……貌似豪迈,无它,这该有的,不过是又配备几本专业书而已。

微微鸡血微微神经的人是充实的,掐指一算,距离上一次这种状态,有快十年了。
上一次,是考咨询师证书。
细思量,心下茫茫,这近十年时间,3000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干什么了?荒废俩字弹幕一样飘过一溜儿。
也不全是荒废哈,近十年,闺女从蓬头稚子到亭亭玉立,我这娘亲即便只是旁观,也算一眼不离地观了这么久。何况我这么能干的娘亲,怎么能只是旁观,根本是淹没式投入好吗,甚至很多时候投入过度,无端累了自己,累了闺女。

无方向无目标散漫太久,难道这次是什么神奇力量在召唤,体内力量应声揭杆而起?不知道,我也不清楚,只是回顾李老师给我们面试那天,其余八位同学的脸,我们都在职,我们模样不同表情相似(自愿受虐),我们都已不再年轻……突然有些敬佩她们,还有我自己。
研修日记有要求:阳光积极正能量,与专业知识相联系。专业知识,我稍稍知道的那点儿,还是考证时突击的,早就稀释在时间里不留踪迹,叫我上哪儿联系。点看同学作业,好多已经学以致用有模有样,所以,我真的是到今天为止,还没摸着圈儿和沿儿在哪儿啊。
没摸着圈儿和沿儿,我就只好先乱发挥,有些忐忑,这样挥下去可不行,这样挥下去,我参加的哪儿是心理咨询师研修班,整个一作文水平提高班。
昨天翻出一摞专业书,津巴多是李老师刚一推荐就入手的,放在阳光能晒到的桌子上,几年了?岂止尘封,都掉色了,津巴多也待在那儿,已经寂寞好久。

学习是一件很磨心志的事儿,为什么要这么对待自己,我自己也疑惑的很。
那就从根儿上捋,身为一个人的根儿。
早在古代,无论中外的先贤圣哲们,都有意无意地涉及过人类心理现象,擅长研究记忆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可能自有意识诞生起,人类已经不自知地开始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好奇与探究,所以,我也是因为身为人本能的好奇吧。
往高大上上捋,有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大咖之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存需求,按层级递进从低到高分为五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所以,我是因为想挖掘自己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好没有底气)。
再从哪儿捋我就不知道了,学习磨人心志,也有特别的乐趣,我准备好了,有李老师这么好的老师,曹老师、穆老师、青红老师这么好的团队(马屁先拍着),这三个月被拉成多长,仿佛都没有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