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庄
今天听了一个有关内向还是外向性格倾向的新评判标准,我觉得有趣。它说的是,不管一个人表现得多外向,只要与他人互动觉得很累,需要独自一人恢复精神,那就更偏内向型;如果很享受互动过程,社交能帮助恢复精力,就更偏外向型。
我暗想,原来我一直是个假装外向的人。我对自己有要求,希望每一次与朋友的接触,都希望拿出饱满热情去善待,但是,每一次几个小时的相处之后,我剩余的能量就会特别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复自己的精力。
是的,回顾这一两年来,我呼朋唤友的时间,真的微乎其微。从前的我,朋友三五成群,陪伴互动,日子相当热闹。倒是如今,我早习惯了安静的生活,不再追求人多的热闹,反而享受独处的无限自在。我的内在有太多江山需要构筑,我实在分不出多余的精力来广结善缘。是的,我的才华,根本不足以撑起我的野心,我只能在每一天24小时的轮回里自问自答,这一天过去,我有没有比前一天进步?每一个月份过去,我是否捕捉智慧比之前更多。
我爸常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我很受教,我很庆幸,30岁之前,即使始终在混沌中摸索前行,我也没有放弃梦想。理论上,潜心研习育儿八年,实践上,亲自带娃五年。走着走着,梦想就清晰了。是的,我可以大声告诉全世界,我很有野心,我就是渴望成为一流的人,立志要做一流的写作者,像尹建莉老师一样,写真正有用,对他人有价值的育儿作品。至于现在,实力还远远不够,那路我会允许我自己慢慢走。没有什么比默默的培植实力,朝着目标砥砺前行,更踏实可靠的路径了!
我特骄傲的是,恰恰是我这份自在,从容。和追名逐利不同,胸怀梦想行走天下的每一天,就是奖励本身,我安然欢喜于当下。我思考得清楚,我远不能以宝妈身份出身,我应该有专业背景,所以,我努力得重新当回学生,预备读教育管理的研究生。又因为托儿带女的关系,远不能离开湖南,便报定考湖南最好的学校,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真要活在北京,北师大的研究生我也未必不敢考。
是的,我努力学习英语,虽然我那英语三级的水准都丢了快十年,但我踏踏实实每天学习,练习,从刷单词开始,重新出发,没有什么好难的,也没有什么急于求成的,你做好当下每件事的同时,都是离梦想更近一步的努力,都有价值。并且特别幸运的是,我所努力的每一天,我的豆豆菲菲都看在眼里,受我感染,他们自己在线自己做着英语启蒙,自己在线自学汉字等等。是的,最好的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用什么?用行动,用语言呗!
我分享给他们成长型思维,相信他们总是能比现在做得更好。遇到困难,相信他们可以坚持。相信错误,能够带来他们学习和成长机会。告诉他们,去做事情做好,比起喜不喜欢,努力和态度认真更加重要。
当我和他们分享“玩得开心就是赢”的思维,而豆豆错误理解,为了逃避可能的失败,用玩得开心就是赢来拒绝比赛时。我重新和他校准了定义,鼓励他去比赛,玩得开心就是赢,不是回避比赛,而是即使有输赢,那就赢也开心,输了也开怀。我能感受到,亲子关系良好的基础上,解释到位,豆豆本来抗拒害怕比赛的心,又真正放开了一点点,我懂,只是眼前的一小步,却是他人生前进的一大步,我心欢喜。
我说过,感谢自己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成长型思维,恰恰是它,不断丰富和更新我的见识以及格局。这个也是我亲自育儿五年,陪伴孩子能送给他们人生最大的礼物。带着这个原始起点思维的孩子,和我一样,他自会生长成他自己想成为的参天大树。
一年后,我的孩子们将要更加独立,要开始迈向他自己的人生路了,我会比现在更孤独一些,也会比现在更自在一些,但无论怎样,我在自己的体系里自成闭环,热闹和孤独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并享用我人生的每一天,这便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