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结束好几天,终于陆陆续续的把带回来的所有脏衣服洗完,把残留的关于斯里兰卡的味道 祛除,沾染的尘土洗净,又看了一遍拍的照片,想趁着衣服未干,记录几个有欲望记下来的感想。
旅行的第一天,从狮子岩开始。在狮子岩的最顶端,看着山,云雾,晚霞,落日,我居然泪流满面,毫无征兆。后来我想,就是辽阔之至,孤独之至吧。每个人都是一粒尘土,每个人都向死而生。在面对那么广阔的大自然时,个体的渺小感压倒式的辗过自己,苍茫浩瀚,一粒尘土过好自己的旅程足矣。所有生活中的细碎,嘈杂,焦虑,不安,所有感情的纠结和猜疑,所有往日的笑和哭,坚持与放弃,平凡与自命不凡,所有对生活的爱与期待,都彻底的融化了,和天边的晚霞,落日一起融化,心也跟着柔软再柔软,直到泪流满面,与孤独的自己和解,与孤独的世界和解。做好一粒尘土的本分,便是最好的握手言和。

这个国家还真的挺原始的,还好足够美。这些天的旅行,我不停在想,当地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如果让他们看一眼陆家嘴的高楼林立,感受一下物质丰富的现在都市,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在除了首都科伦坡以外的城市,基本上找不到可以“消费”的场所,更不要讲那些大牌的包包,服饰,化妆品。。。他们用极其简单的日用品来打理自己,甚至穿拖鞋,不防晒,不化妆,不用牙刷,所有你能想到的工业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该有的样子。一个被蹂躏了这么久的国家,有信仰,也很纠结。内部斗争不断,政府不是很作为,接触到的公务人员大多像树懒一样在工作。民众是很友好的,相视而过的笑容以及那些很喜欢拍照的可爱孩子们。只是那些伸手蹭小费的小混混,那些眉头紧锁的沉默着的祷告者,那些为了小费而挤进镜头的采茶女,也是这个微笑国家的更真实和无奈的一面。所有的好与不好,都只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跳出来,就发现,没有办法比较哪种生活更好,精致细腻的,还是粗糙原始的?你觉得更好,只是因为你和他们的世界不一样,逻辑不一样,习惯不一样。况且,好有更好,差有更差。在感受他们的物质匮乏时,我忍不住思考,其实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物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吗?工业发展到能够研制出为人类生活的每个细节服务的产品,我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物品所填满,那些包装出来的名牌,那些言过其实的效果,那些搁置不用的浪费,我们其实真的需要吗?还是我们所追求的其实只是简简单单的清爽自在。

在加了班的回家路上,在看完本月信用卡账单和活期余额后,在重温年轻时的热血澎湃时,在为了生活中的小事伤感难过时,在看不清未来道路的迷茫沮丧时,我们都会忍不住向往遥远的诗和远方。只是那远方,却也是另一个人的柴米油盐。我们迷恋的诗,是心底留存的一丝浪漫情结;我们向往的远方,其实就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远方曾经是这个微笑的国度,而那里的人们,又把我们当作了他们憧憬的远方。与我而言,帮愚钝的我慢慢读懂自己的远方,就是旅行的一部分。

小时候的自己,什么都想要完美的;小时候的自己,就连旅行也不想有任何遗憾,尽善尽美。长大了的自己,渐渐没有那么多执着,会给好多遗憾找出各种不同的浪漫借口。例如,没有坐到山区小火车,可能是这个地方等待我再来的契机;摔碎了手机以及自己从床上掉下来,可能是好运马上就会伴随;没有去看海上蓝鲸,可能是下次和那个他一起浪漫的出海,可以分享美景和心情。。。这样看,这些小遗憾,也变成了小浪漫。越长大越明白,生活在追求里但不要沉溺于执着中;越长大越明白,不沉溺其实是一种自由。
我仿佛看到22岁的自己向当下的我呼喊 “Still Good time,No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