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豫钟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人,西泠八家之一。深研小学,精于六书,好收藏,如遇到名书佳砚,不惜重金购得。出生于金石世家,收藏颇丰,癖好金石文字,精于墨拓,尤其是拓石,收集有数百册之多。喜作兰竹,篆书得李阳冰神韵,遒劲工挺,并且把篆书施与松、竹、梅等,极有韵味。篆刻取丁敬及汉印法,典雅工致,增益修饰,和陈鸿寿年龄仿佛而结为至交,并称“二陈”。




陈鸿寿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又号老曼、恭寿、曼公、胥溪渔隐、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人,西泠八家之一。诗文书画皆以资胜,尤其嗜好摩崖碑版。行书皆有法度,隶书简古超逸,画山水多不着色,悠然意远,兼工花卉、兰竹。篆刻上宗秦汉玺印,下宗丁敬、黄易诸家,与陈豫钟齐名。以切刀作印,运刀犹如雷霆万钧之势,苍茫浑厚,浙派面貌为之一新,世人悉为推崇而学之。官宜兴之时,对宜兴砂壶进行了研究和改革。创制了很多新颖而不失古意的砂壶。







赵之琛
赵之琛(1781—1852),字次闲,号献父,亦作献甫,别号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人,西泠八家之一。精心嗜古,长于金石之学,工隶法,善行楷,精山水花卉,都能自成一家。篆刻早年师法陈鸿寿,后以陈豫锺为师,得其亲传,兼取各家之长,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单刀著名。所刻边款极为精致工细,把浙派的刀法和章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钱松
钱松(1818—1860),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又号铁庐,西郊,晚号未道士、西郊外史,云和山人等。浙江钱塘人,西泠八家之一。善作山水花鸟,尤其精行、隶二体,篆刻法丁敬、黄易和陈鸿寿诸家,后复归秦印,尝摹汉印二千余方,广收博取,融会贯通。其作品章法出新,而刀法则能总结前人经验,以切中带削的新刀法,使得线条浑厚朴茂,立体感很强,韵味无穷,扭转了浙派晚期的定式,开创了新的风格,在“西泠八家”中有开宗立派的面貌,吴昌硕亦受其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