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之迷思

“我”之迷思

作者: 何不痛快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1:36 被阅读0次

能思能想的我是谁?是这具身体吗?还是在这具身体中藏着一个无法触摸的我?我们对天天三句话不离的“我”其实了解很少。弄清楚什么是我,是所有宗教、哲学的终极问题。毫无疑问,“我”是我们意识思维认知的起点,有了“我”,才有“我的”,才有“我所爱的”,才有“我所憎的”,才有这丰富多彩、时而快乐、时而悲伤的世间。

关于“我”的意识来源历来众说纷纭,哲学家有哲学家的说法,心理学家有心理学家的说法,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说法,宗教家有宗教家的说法。总得说来,有一元论、二元论、身心不二论等,其中佛家的说法尤为独特。

一元论有两种,即物质一元论与意识一元论。物质一元论即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附属产物或者是功能。意识一元论者即唯心主义者,否定物质的绝对性真实性,宇宙人生不过一春秋大梦,别有一绝对的、无形的、亘古不灭的真理,而现实世界不过是这一真理的投射、迷失与幻化。意识一元论的典型是古希腊哲学家的绝对理性、印度教的梵我合一、佛教如来藏系的本来清静心,它们都是精密思辨、缜密逻辑的结果,是人类追寻终极意义的产物,符合人性中永世长存的渴望。唯物主义者有着现实的武器,再加上近代科学发展的加持,将唯心论打入了“迷信”的牢笼,更有现代脑科学的发展,认为人不过是台生物计算机,你的所有意义追寻、喜怒哀乐都不过是神经元电流的闪现。这场亘古流传的争论也许就要有了结论,可是量子力学的发展又引起人们对物质绝对性的怀疑: 物质的状态反而要依赖观察者的观察。孰是孰非,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二元论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它是物质一元论与意识一元论的调和者,认为意识与物质是各自独立存在者,“身是客房心是客”,心意识是灵魂,是心灵,是“我”,现实世界及我的身体也是真实的存在,但不过是“我”的暂居地,寄居地,此一世结束别有下一世,依心的纯洁罪恶,或地狱或天堂或六道轮回。大多数世俗宗教都是都是这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既符合人们的良好愿望,赋予现世意义,也有利于宗教、政府统治,可是有消极厌世的倾向,且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也摆脱不了迷信的诘难。本质上说,二元论也是一种唯心论。

物质论者容易陷入断灭论,既然只此一世,夫复何求?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追求享乐,追求物质,似乎是最合理的选择。可是,真是断灭的话,享乐、舒服又有何意义?也许不该再追问意义,一世断灭,有如烟花,何来意义。

意识一元论者否定了现世的意义,一切都是幻想,都是尔心生分别,一切都是春秋大梦,你要做的一切就是觉醒,从幻想中醒来,找到或真理,或真心,或曰梵我大我。

二元论是朴素因果论者,依现世行为,心有纯洁、罪恶,依此心在不同肉体内沉浮、不同世界轮回。这是自古以来大众无意识的选择,一种朴素良好的愿望,也是古典道德建立的基石。但在现代社会,二元论已经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

佛教历史悠长,在发展过程中也混合了多种思想,其中中观一派思想更为接近佛陀本意:人是身心不二体,两者相互依存,大脑及神经系统是意识的生理器官,没有生理器官,意识无从活动;意识同时塑造者我们的大脑,你的所思所想所行,时刻在塑造着你的大脑,形成记忆、思维模式、不可见“牢狱”,而这是记忆、思维模式、“牢狱”决定了你在现实世界中面对事物的反应模式;你以为你是自主的,其实你是你的行为、社会环境在你大脑中所塑造的思维模式、“天条”的奴仆。你的任何有意识参与的行为都将在你的大脑中留下痕迹,熏成种子保留下来,一旦遇到因缘,种子发芽开花,影响者你的行为;同类种子熏的越久越有力量,以至于你已经意识到它的力量却无法摆脱,就像久用的茶壶,里面熏的厚厚一层茶垢。佛教认为这些熏成的种子(也叫业力),不会随着你的死亡而消失,它们有一股强大的执取的力量,会结生在下一人身上。这些种子在新的人身上继续发挥力量,影响着他的行为模式,而这个人身的行为,也继续增强原有种子的力量,同时塑造着新的种子和新的力量。

毫无疑问,在这一思想里面,并不存在一个“我”,有的只是行为与业力(种子),种子转行为,行为熏种子,连绵不绝。当然,这股力量有着觉知的功能,能知能觉。这种思想无疑是进步的,既不陷入宿命论,又不陷入断灭论;这股力量不是灵魂,因为它随时受你行为的熏染,你永远有机会自我救赎。

相关文章

  • “我”之迷思

    能思能想的我是谁?是这具身体吗?还是在这具身体中藏着一个无法触摸的我?我们对天天三句话不离的“我”其实了解很少。弄...

  • 金钱迷思

    心想生《 自在人生》之《 金钱迷思 》: 今天和大家一起破碎关于金钱方面的迷思。通过剖析9条关于金钱方面的核心限制...

  • 2020-02-14

    人具携一朵迷思之花束 而从来没有获得果实

  • 粽子之迷思

    生于河北,长在河北,又去南方上学,最后辗转到了东北,跨越的地域很多,也见到了很多原来没有见过的事物,也真正意识到:...

  • 写作之迷思...

    每逢写作时,端坐在显示器前,手指预热敲击键盘的动作,心中不禁升起一团关于如何写好文章的巨大“迷思”。

  • 宅之迷思

    又在家宅了一天。 无非就是玩玩游戏,看看电影,点点外卖。 昨天晚上临睡前告诉自己,明天没什么事,应该去找个地方继续...

  • 梦之迷思

    众人之梦啊,众人之梦啊。实数罕见好比有人告诉你,上帝现身了,更确切的讲应该是说,小朋友说我看见了圣诞老人一样。谁...

  • 父母之迷思

    中国父母在逼迫子女找对象这方面,可以说是一意孤行、一骑绝尘,没的道理好讲。没对象就是错,没结婚就是罪。没有另一半最...

  • 夜之迷思

    黑沉沉的墨色,兜头浇下,没有区别的覆盖。不想带上这桎梏,于是,点上所有的灯来驱赶。啪嗒一下,它退到了窗棂之外。可它...

  • 【亿之迷思】

    亿表面上好像很大某些人却视它为小目标一个亿本身没有具体意义十个一千万而已要看对谁而言用在什么地方可是上亿又如何呢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之迷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f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