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我们所忽视的“无所为而为”

我们所忽视的“无所为而为”

作者: Lee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4-07 08:43 被阅读668次

读朱光潜先生的《朱光潜谈美》一书,心里忽然激起对美很深的向往。仿佛自己之前几十年都活在一种美的缺失中。即使看过画展,听过音乐会,游历过秀美山川,也不曾用心感悟过美、欣赏过美。偶尔为眼前的景物为之一叹,却没有细细去品味这包含其中的美的真谛。

朱光潜先生书中提到,人性中有三种态度: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的态度。从实用态度的角度看事物,只考虑事物有没有用,能给人带来什么益处。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的,就是好的、美的;不能给我们带来功利好处的,就是没用的,无益的。如果一直抱有这种态度,人生中的乐趣和美感就会少很多。因为美是和实际的人生有一定距离的。要领会美、欣赏美,必须跳出“实用态度”和“实际用处”这个圈子,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科学的态度让我们格外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科学家做科学研究时是不带有任何主观情绪和感情的,他只需客观的找出事物的规律。在实用态度和科学态度中,事物都必须要和其他的事物发生联系才能体现它的意义。而美却不同,美是意象和想象的结合。事物在美的世界中可以孤立无援,显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进入美的世界,我们的心理活动主要偏重直觉。我们可以移情于物,也可以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前两种态度都无法达到的。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主要重视的是前两种态度的培养。于是,就有人在选择阅读的书籍、报读的专业时,会问一句:“这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对以后工作有好处吗?” 这一类人就是实用态度的典型,一切以“有所为而为”出发。但“有所为而为” 会大大的固化一个人的思维。所有的选择标准无非功名利禄,所有的取舍把握无非金银物欲。这样的人生维度狭窄到只容得下一人苟活,而世界何其大?精神世界何其丰富?抱有实用态度过活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他们有如井底之蛙,享受些丰裕生活,就以为占据了全世界。

现代教育第一鼓吹的是实用态度,第二就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比实用态度更有可能吸引人们的关注。毕竟在今天这个科技为王的时代,人人都想分一杯科学的羹。朱光潜先生在这本书中谈到的科学,并非是否定科学研究和理性思维,而是将之与美感态度对比,指出其局限性。如果时时刻刻都以科学态度过生活,那么我们就会变成一个个刻板、冷漠的行尸走肉。因为在科学研究中,主观意志和情感是最需要被摒弃的。一个高举科学态度旗帜的人,很可能在读一首诗的时候,过分的分析诗中的事物,并挑剔的指出其不合理之处,而压根不会移情于诗中的韵味和意境。

反思一下,我们当今的教育分给艺术(绘画、音乐、诗歌、文学、电影等等)的比重有多少?又有多少老师、父母把小说、文学当做“闲书”,把孩子的绘画、音乐爱好当做“不学无术”?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我们的人性本来就是多方面的。饥饿时需要吃饭,口渴时需要饮水,需要发明创造、探索未知,也需要喂饱精神灵魂。如果我们无法从一朵花中看到上帝的奇妙,如果我们无法从一首诗中读出万物的伟大,我们就无法和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结合,而如果我们无法与我们生命的源头结合,我们就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动力和意义,我们的人性就是缺失的,我们的生活也就是干枯无味的。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这本书的末尾所说:“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我是Lee,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摸爬滚打

相关文章

  • 我们所忽视的“无所为而为”

    读朱光潜先生的《朱光潜谈美》一书,心里忽然激起对美很深的向往。仿佛自己之前几十年都活在一种美的缺失中。即使看过画展...

  • 林某人二三说

    念其所,无为念之所为;念其所,为之念而动之所为;念其所,行至念而动之所为。 无念而为,为其本,为念而为,行之念,故...

  • 天命

    念其所,无为念之所为;念其所,为之念而动之所为;念其所,行至念而动之所为。 无念而为,为其本,为念而为,行之念,故...

  • 如何看待命运(罗翔说)

    我们相信命运的神秘莫测但是我们依然要顺势而为要不负今生,要有所为。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演出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

  • 如何安心

    如何安心 儒家 无所为而为 为达到某种目标和目的的手段,有所为而为。 我们并不把我们要做的事情,达到另外一个目标的...

  • 学习的「无所为而为」、「有所为而为」

    「有所为而为」即做某件事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去做的,带有功利心的,常常说某个人功利心很强,就是这种情况;而「无所为而...

  • 议拖延

    拖,吾生平所不喜,己而为之,废时废力,他而为之,伤人伤心。 拖,当属人之所恶,延,避实逃责者之所为,为我所唾也...

  • 《孟子》 梁惠王 (上) 第七章(三)

    经典语句: 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

  • 无所为而为

    大家基本上都准备回家了,而我选择留宿。走上考博这条路注定了孤独,但我并不奢求结果会有多么的好,只是想...

  • 无所为而为

    一个人自己走在路上,大脑会突然出现一些念头。 当大脑中闪现“无所为而为”的字样时,我把它随手记在了记事本里,想着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所忽视的“无所为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vm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