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个硕大的城市中,代表这北京腔调,蹦入脑海中的便是:京式胡同及四合院。胡同最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
在周末中闲来无事,突然想去探寻一下最代表北京腔调的---胡同。五道营胡同,探寻北京的那些腔调,远离市区的喧嚣,放慢脚步,慢悠游

五道营胡同,恰恰和昨日的南锣鼓巷一样,有着和南锣鼓巷一样的氛围,却没有拥挤的人群,它更加的慵懒,更加的清静。
这条胡同里有很多有意思,很有情调的特色餐厅、咖啡馆、小店,店后身儿就是大杂院和民居。早上可以看到穿着拖拉板,端着搪瓷大碗出门买豆腐脑的大妈。晚上可以见到穿着时尚的文艺青年。胡同里,老外蹬着自行车自由的穿梭其中,孩子们在沙子堆上刨坑嬉戏,赶巧了还能听到“磨剪子嘞……镪菜刀!”的吆喝声......正如这个硕大的城市,因有容乃大,承载着各式的梦想及颓败,现代及古老....
五道营胡同位于安定门立交桥东侧,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南与箭厂胡同相通,北有二条支巷通安定门东大街。午后或夜色迷离中走在胡同里感觉很惬意,而且这里的小店比南锣鼓巷更有特色一些。听说这里的店大半都是外国人和海归开的,许多店主还是导演和文艺工作者。据《北京胡同志》记载,五道营胡同明朝属崇教坊,称武德卫营,是明朝守城的兵营驻地,清朝则属镶黄旗,改称五道营。民国后沿袭旧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小头条、小二条并入,改称五道营胡同。胡同全长632米,西口地处安定门环岛东南角,东口地处雍和宫桥西南口。虽未曾出过政经名人,也有金受申等北京民俗学家隐居其中,在几百年的岁月里,这条胡同虽然紧邻雍和宫和国子监,却依然平静寂寞,成为北京诸多胡同里琐碎散淡的神经末稍之一。

胡同中有很多装饰特别有文艺气息的小店,这也成为很多爱好文艺的人的集聚地及摄影地

抬头看看小店的墙上的爬山虎,绿色充盈,一扫去天气的闷热,顿时感到一丝的凉意

又是一家咖啡店,少许客户坐在里面,很是惬意。白色的门窗,很有波西米亚的风格,很是静谧

咖啡店门口的兔子门童,好可爱啊

这条胡同商业和住宅区共存,商业店后就是大杂院和民居。早上可以看到穿着拖拉板,端着搪瓷大碗出门买豆腐脑的大妈。晚上可以见到穿着时尚的文艺青年。在胡同里,常常看到老外蹬着自行车自由的穿梭其中,孩子们在沙子堆上刨坑嬉戏,胡同深处才是生活,各种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大有隐隐于市的感觉...

穿过商业的小店,逐渐的深入住宅区,看到居民洗晒玩偶,悬挂在窗边,很是可爱

涂鸦,配合这个老胡同的墙砖,另有一番感觉。

五道营最大的特点,就是“新奇”,虽然店铺面积相当有限,但或是贩卖的东西新奇,或是开店的创意新奇,总之一定要出奇不意。比如“交换商店”形态颇似台湾电影《第36个故事》里桂纶镁开的那种“交换店”,采用最传统的“以物易物”方式,货物琳琅满目,品种千奇百怪,只要使用正常、完全没有时代或品种限制,是“80后”“90后”怀旧的风水宝地,你只要拿着闲置不用的小玩意儿过来,说不定,就能和某个陌生人交换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穿梭在五道营的胡同中,你会看到北京这个古老城市的另一面:一个历史和现在、前卫和活力融合在一起,过去和现在和谐的交织在一起,腔调十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