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授权导师」便签输出第3期第3天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到了6类故事,考虑到持续书写6类不同的故事,会比较单调,同时后续的知识点有不少可以和6类故事融会贯通,所以我会将6类故事与后续章节的知识点交替进行。
今天,我们的拆页来自第二章
「何谓故事」下面是这一章的标题
直白的真相令人畏惧/37
故事可以创造力量/38
人们之所以追随你,是因为你“讲真话”/40
时间、地点、人物为背景,事实才能成为真理/42
复杂世界,故事为王/44
改变别人的人生,从修改别人的故事开始/46
规章是死的,故事是活的/48
在别人的大脑里装一个软件/50
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讲故事/53
通过这些标题,我们能大致了解第二章的核心内容,即在讲述故事带给人们的意义和价值。我从中挑选了两个拆页,分别做今天和明天的内容。
拆页四P40
故事其实是在讲述一件或者几件事,或真或假。
举例子和讲故事的区别在于,故事饱含感情色彩和感官细节。故事将细节、人物和事件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强于其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一张由人和马组成的画只是一个例子,而毕加索的画《格尔尼卡》却是一个故事;说“贪婪导致了国王的麻烦不断”是个简单的例子,而说“国王迈达斯的手可以点石成金,触手所及的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金子,这满足了他的贪婪,却导致麻烦不断”,是一个故事。
有的人觉得,应该对隐喻、类比和故事加以区别。我们更在意的是如何去影响他人,而不是做学术上的区分,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作故事。好听的、能打动人的故事,无论是来源于你的经历、想象、文字资料,还是口口相传的故事,都可以作为我们第1章中提到的6个故事的素材。
P42故事比事实“更真实”,因为故事是多维度的。就如公正、诚实和真理同样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很难在法律、统计数字或者事实中被表达出来。
事实需要有时间、人物和地点为背景才能变成真理。故事囊括了时间和人物──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代人,涉及一个事件或者一系列事件,事件中还有人物、行为和后果。而故事中的地点告诉了我们它在哪里发生。
即使一个故事并非字字真理,但它也体现了一种真实。因为故事里的时间、地点和思想全部被编织成了一个整体。
故事可以兼容复杂的冲突和矛盾。
P43故事能在听众的思想中发展并成长。如果是一个好故事,你就没有必要纠结于如何维持其生命力。它自然会在你的听众的脑海中重述和回响。
无论你是想让你的员工、同事、老板、配偶、孩子,还是社会大众去开始、停止或者只是去思考某件事,故事都可以帮助你触及听众的内心。而当你的听众看到了你故事中的真理,他们就会想看到更为深远的目标,就会随之采取正确的行动去实现它。
「I,重述知识」
故事的要素有哪些,和例子、事实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故事的要素:时间、地点、任务、时间、人物行动、结果、冲突、矛盾
故事饱含感情色彩和感官细节,故事将细节、人物和事件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强于其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
「A1,激活经验」
回想一个你曾经听到的感动你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来自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个家庭中口耳相传的故事,或者是你的同事所讲的。如果这个故事原本结尾时没有点出一个道理&理念,请你补上。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时间:斜阳浅照
地点:石阶
人物:5岁的小女孩
事件:5岁的小女孩扎蝴蝶节
结果: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体会并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而不是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给他们更多的催促让他们长成我们自己喜欢的样子。
「A2,规划运用」
请拿出你第一天讲的故事,对照你写出的故事要素,看看还缺什么内容。
女儿从楼梯上摔下来的时候,我正准备接电话,我把孩子领到阁楼玩儿蹦蹦床,电话响了。
下楼去餐桌上拿手机,电话还没接通,听见啊~紧接着是扑通的声音,扭头的余光扫到孩子正从楼梯上往下滚,脑袋嗡了一下,夺过去孩子已经趴在地板上
爷爷奶奶快步走过来,女儿没有哭,看到头没有砸到其它的物体上,我顺着她摔倒姿势把她抱了起来,孩子趴在我的肩膀上开始哭,紧紧的抱着她的我,腿开始发抖,有点站不稳
“一定吓坏了吧?”,“你的脚踩空了,所以从楼梯上摔下来了。”女儿嗯了一声,继续哭。
用手轻轻的摸了一遍她的全身,感觉女儿并无大碍,我说:妈妈也吓坏了,你有没有磕到头?。她说:没有。
抱着她,直到她哭声停止,“我们一起再上一次楼吧,妈妈告诉你一个人的时候要怎么下楼。”
整个过程爷爷奶奶一直看着,没有说话,直到看见女儿自己扶着楼梯扶手走下去
奶奶才说:我的心脏现在还跳的厉害,感谢爷爷奶奶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不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时候当妈的预料不到会发生什么。
如果什么都没有发生,我永远也不会知道有什么样的意外,将发生在我和我女儿的身上
但此刻我清楚的知道,如果在那一刻有人指责我,我一定承受不住
张德芬说过:父母对子女的担心其实是把自己对失去儿女的恐惧投射到他们身上。
从心跳到心慌再到腿哆嗦、站不稳,都是因为我害怕失去,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当一个好妈妈也许好妈妈并没有一个标准,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所能拥有最强大的能力,就是在这个一成不变的世界里,看到汹涌奔腾的美好与诗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