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有方法的:有些书要浅读,有些书要深读。宜浅读的书,如果深读,有可能就会坏事,那就已经给他陷住了。
《道德经》宜深读,若浅读,就会讲谋略;若深读,会炼成思想上的内家功夫。
《离骚》宜浅读,则唯美;若深读,则爱国、殉情、殉国。
养狗有方法的:有些狗要浅养,有些狗要深养。浅养的狗,如果深养,有可能就会坏事,有可能就会得狂犬病。
土狗,农村叫草狗,城里人叫中华田园犬,要浅养,放到外面让它四处跑跑,能够看家;若深养,则会出问题。英国人养了一只狗,天天与狗在一起,深养起来,狗与主人有感情了,每天舔舔小主人的手,过段时间,小主人发狂犬病死了,最后把狗也打死了。
京巴或泰迪,城里人叫宠物,这使我想起了封建年代的宠臣,大概都是取悦主人的,封建君王身边大部份都是有宠臣的。要深养,深养会有情调,调调情,喂喂奶,挺好。如果浅养,就没什么情调了,披着睡衣,穿着拖鞋,满大街的找狗,就不雅观了,会被人当成疯子。
遛遛狗,对耳目一类的器官也会有好处。但耳目一类的器官是不能思维的,它受到外界事物的蒙蔽,耳目和外界的事物相接触,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或是消遣的作用,或许会有点感情上的作用。但人类绝对需要耳目上的感观,感观有时候会不会发生成人狗恋,或许有可能。文学家有写过人神恋的、人与石头恋的、人鬼恋的、人蛇恋的,人狗恋的还没写过,估计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会发生。
新生态的“作家”会玩,会写,但是好的作品,极少。就像纪晓岚说的:“好书,好作品都被以前的人写完了,我们也只有看看书的资格”。一个好的作品的功夫是在作品外的,不是在作品之内的,是在现实中的。所以艺术家或作家一定是要体验户外生活的,作者是把自己当成主人翁,最后到发狂的地步,这部作品一定是成功的,如果没有外部的体验,这部作品是没有灵魂的,是一定不会成功的。曹雪芹就深深的与大清王朝的几大家族接触过,而且还是亲戚,而且亲自参与了这几大家族的一些活动,所以红楼梦写的非常好。大文豪大仲马写作的时候,看上去几乎就是个疯子一样的,他一旦写作进入高潮的时候,就像个疯子一样的,有时哈哈大笑,有时哭的稀里哗啦,因为他就是把自己当作主人翁来作为角色与小说中的,与他跟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一在交流,所以写了很多名著,不然根本出不了名著。当人与狗玩的感情很深的时候,或是与狗真的有感情的时候,一部人狗恋一定是部名著,这就是看书与养狗的共性。
从耳目一类的小体上下功夫,可能会成为小人,这句话应该是错误的。为何?因为很多养狗的都是贵族,都是高级白领。普京也养狗,安倍也养狗,但他们估计是浅养,几乎不管它的。如果是深养,开军事会议的时候,狗呆在旁边,啪,脚趾头核按钮一按,把谁打掉的都不知道,真的是互联网精神,跨界打劫,灭掉你的是一只狗。
养狗,不过是想从精神或从狗得到一点爱的感觉,又或是施舍一点爱的感觉到狗的身上,把原本施舍给人的爱给了狗。因为人本身就是动物,这不奇怪,人与狗还是有共性的,要不然你再怎么施舍给狗的爱或情,我估计都没用。要不然,你养只老虎或狮子,试试,不把你吃了才怪。而养狗最多只能得狂犬病,狗不会像老虎或狮子一样,一不高兴就把你吃掉。人与狗很多的时候是能和谐相处的,就好比美国人是经济动物一样的,动不动就打这个国家或打那个国家,因为只有动物才具备这种属性,动不动喜欢打架,我们与美国也相处的很好。
狗与人还是有区别的,只有人养狗的时候,对狗赋予人一定的情感或爱,与狗融为一体了才没有区别,不然这个狗是养不好的。你看那遛狗的人叫狗的时候,跟叫他的儿子的神态是一样的,什么宝宝,什么楠楠,不仔细看的,以为就是叫她的儿子,其实也是叫她的儿子,因为他们是有感情的。
读书是心的思维,思维就有收获,不思维就没有收获。从心志这一类的大体上下功夫,从精气神这一类的大体上下功夫,就能成为大人。但是要深读,但如果是浅读了,也是小人。封建年代的很多宠臣,书也读的多,但最后都没什么好的结果。
这读书与养狗是要有个和谐度的。小俩口一个在看书,一个在逗狗,这场景是很温馨和谐的。小俩口,都在养狗,把书丢在一边,又或小俩口都在看书,把狗丢在一边,这都不和谐,书会伤感,因为你不认识书,狗也会伤心,因为你对它没感觉。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就自然的本质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有狗性或都有书性。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们才有了看书与养狗的差别。原始社会的人就不看书,因为那时候书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但是知道狗是什么东西。
看书看多了,就会变得恭敬,就不会轻慢人。长时间的看书就慢慢建立了诚信,就能得到人们的信任。长时间的看书,慢慢的变得宽宏了,慢慢的就会赢得众人的心,朋友的心。从书中得到的,人也会变的越来越勤敏。从书中得到的,你的施惠越多,交的朋友也越多,帮助你的人也就越多,就可以差遣人给你办事。这是书带给我们的好处。
狗养多了,也会变得恭敬,就不会轻慢狗。长时间养狗就慢慢的建立了诚信,就会得到狗的信任,很多狗能够替主人办点事,主人受宠若惊。长时间的养狗,也会慢慢的变的宽宏了,因为宠物一般都是比较温驯的,慢慢的就会交到很多养狗养猫的朋友。长时间的养狗,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勤奋,因为要与养狗的朋友要交流,狗狗今天吃什么,狗狗今天又不舒服了,生了什么病啊......从养狗中得到的,你养狗的知识也越多,交的朋友也越多,因为有宠物协会,帮助你的人也会越多,现在都是资源共享的时代,你就可以差遣狗给你办事,这是狗带给我们的好处。
书可以使人变成仁者,狗不能。
但书与狗也有一点共性:书也可以使人变成狼,狼与狗是有共性的,狼狈为奸,狼狗精神。
我们需要的是成为仁者,尽管我们是动物,但我们是超出动物的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不是狗。
现在不管是在小区,还是在风景点,还是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三步一狗、五步一狗、十步一狗,横冲直撞;在商场里,狗在溜达溜达;在汽车里,狗成了副驾驶;在公交车上,你敢跟狗抢座位?狗不打你才怪;在电梯间,狗在按电梯;在小区里,你敢对狗吼?狗不揍你才怪;
狗还是挺厉害的,现在是人与狗平等和谐相处的时代,千万不要得罪狗,否则,轻则打你个残废,重则,得狂犬病,要了你的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