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从考上大学起,自已就没有主动写过东西了。
工作以后,每到年末写工作总结,自已都感觉吃力,如今怎么会自已找罪受,主动写起了文章呢?
这事还得从去年8月份单位组织的一次培训说起,本来是常规的业务培训,中间专门安排了一天讲国学课。当时讲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六世佛祖和他的那首菩提诗,还有老子的不与人争,便无人与你争等思想。
老师课上讲的都是精髓,自已平时也有听过这些话,但并不理解。
那天老师对这些内容扩展开来的讲解,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对老子的思想比较感兴趣。回来之后,就在网上查找道德经全文,并在喜马拉雅听老子道德经的有声讲解。
1.
道德经很快听完了,我不过瘾,还想再多看些这方面的书,但不知看什么书好,这时一个写作课引起了我的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我报了写作课。29天的时间我坚持下来了,这中间我写了3万多字,虽然写的不好,但已经开始了。
写作课结束后,没有压力了,我想缓缓,就好长时间都没动笔。
我回到了我最初的想法,想多读点书。
按照课上老师给出的书目,我开始听书。因为让我去读的话,我还没有时间和精力读完。
随着听书的内容越来越多,联系自已的生活阅历,我又有了想写点什么的想法。
2.
每每动笔,写几句就又没话了。这时想再参加个写作进阶课,又觉得自已积累不够,不要白费劲了。
正在苦闷,看朋友圈助教发的文章很好,她在一个写作群里,我让她拉我进群。
在群里看老师每天发文引导,大家讨论,老师点评,我只是在背后默默地学习。
直到进群一个月后,受到文友的文章启发,才动笔写了第一篇文章。
对我的文,老师及时的给予了点评,说我写的很好,有可读性。
第一篇就得到老师肯定,我有点受宠若惊,下一篇又在酝酿。
后面几篇写的反响平平,文友说有的就像素材没有经过好好加工。
我不敢再轻易地发表了,动笔也小心翼翼,这影响了我写作的数量。
我想写出好的文章让文友看,不想无病呻吟,耽误大家时间。
3.
这之后我就注意观察自已生活中遇到的事,有感而发。
平时看看朋友圈和各大平台上发的好文章,吸取他们的精髓,但自已还是写不出那种爆款文。
我的写作初衷是写对生活的理解。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生活中的有些问题还不理解,通过文章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或通过看书,对某问题开悟,自已写文舒发出来,与大家共享,是我写文的初衷。
我告诉自已,有想法就写,不要怕写不好,先写出来,能多写就多写,然后再修改,这样文章就越写越好了。
明白怎样能写好文章,但自已还是做不到有想法就写出来。迄今为止,写的文章数量有限。
4.
出于督促自已多写的目的,我来到简书,并参加了简书的日更挑战。
日更确实对我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到今天已坚持9天了。
白天就开始酝酿写哪方面的事,有时是听书或看文引发了自已想写哪方面的内容。
基本每天都是到了很晚才动笔,写的过程就很快了。
有时写着写着观点变了,文章的题目就跟着变了,内容再随着改动。
有时会有被打断的时候,就用以前的文章补一下。
比如昨天,已经连着两天晚上走1个半小时了,有点累了。
回来又在那里看了一会文,蕴酿写文时竟睡着了。醒来想写又太晚了,时间短也写不完,只好用以前的补了一下。
昨天没写,今天本来想早点写出来。白天在单位没有静下心来写。
正常情况下,白天还在改昨天写的,因为晚上写的比较匆忙,考虑不周全,这样当天的只能到晚上写了。
日更的时间比较紧,写出比较深刻的文章不太容易,这是一个限制。
今天又是到了晚上,才动笔写了这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