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心里不免又是一个激灵。常记得老人家以前经常在耳边的唠叨"端午中秋年",端午一过,一年的时光便过半了,便眼见又要过年了。人到中年,总是感觉到时光攸忽,一年快似一年,便更是理解了老人家说这句话时蕴含的意义。
端午、中秋、年,都是中国人极为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份量极重的节日。也许每个人记忆里的端午都不一样。在我的记忆里,老家的端午,是少不了这三样东西的。
第一是龙舟比赛。在我的老家赣南,每逢端午这天,男女老少便汇聚江边,听着喧天的锣鼓声,吃着粽子,欣赏龙舟竞渡的热闹和风采。要知道,龙舟赛绝非一般的划船竞技比赛,它寄托着人们渴望风调雨顺和四季平安的美好祝愿。没有龙舟赛的端午总像缺了一份格外的颜色。
第二自然是粽子。这个时候的家乡,总是各种不同口味与馅料的粽子,而让我最喜欢的,却是母亲包的肉粽。一串串黄绿的多角形粽子煮熟后,透着光泽,解开棕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入口软糯,粽香与肉香充分融合,随着热气弥漫满口,让人顿时食指大动。那些街上卖的粽子,总是吃不出这种味道。这个味道,经过时光的浸染,更加回味悠长,也许,这便是深藏在记忆中的母亲的味道吧。
第三是艾草。在老家,每年的端午前后,窗户和大门上,便会悬挂上一束菖蒲艾叶,有的人家还会在房前屋后撒上雄黄酒。这是因为端午这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正是气温升高、毒虫活跃的时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菖蒲艾草因为它的叶和茎含有特殊的挥发性芳香,对于毒虫有驱除作用,也有辟邪的寓意。雄黄可以驱除毒蛇,防止它们进入室内。
端午的习俗还有很多,地方不同,习俗也不同。譬如童年时侯,外婆每逢端午,便会绣好一个很精致的香囊,香囊里放上艾草叶,让我挂在身上,那时的我虽不解其意,却是可以让我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上几天的乐事。节日的每一种习俗,都带着一份独特的意义。
记忆中的端午,是各种味道交织的盛夏味道,是祝福的味道,更是团圆的味道。
成人的岁月,身在异乡,纵使与家相隔千里,也总抹不去记忆深处的那份浓浓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更是乡俗文化的味道。愿我们都能珍惜那些被岁月携裹的时光,无惧岁月的风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