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月/今日。之10

1/
陆游有诗: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今天3月5日。农历二月十二。惊蛰。
很好的太阳。春暖花开,万物萌苏。没有惊雷也已经唤醒心中许多美好的念想。
2/
两个月前的今天,1月5日。
世卫组织首次就中国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发布新闻。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测出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全基因组,发现与SARS冠状病毒同源性高达89.11%,遂向国家卫健委建议“在公共场所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第三份通报,称全市确诊59例,重症7例,排除SARS和MERS可能,未发现人传人证据及医务人员感染,但提示市民可佩戴口罩。
那一天,武汉同济医院急诊科医生陆俊出现CT异常。金银潭医院接收到越来越多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
那一天,是乙亥年腊月十一,小寒前一日。
小寒未到,寒气已先袭人。
3/
一个月前,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二,立春次日。
柬埔寨首相访华。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解读第五版《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称“无症状感染者能成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无有效治疗方案”。
武汉出现首例新生婴儿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
全国援鄂医疗队增至107支10596人,其中96支9061人投放武汉。
武汉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
进口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首批入组患者761人。
武汉协和医院被感染的14名医护人员全部出院。
当日湖北新增确诊2987例,出院113例,死亡70例。其中武汉新增1766例,死亡52例。全省累计确诊19665例,武汉累计确诊数过万。当日全国新增确诊3694例,累计28018例。
时令虽已立春,天气仍然寒冷。
机关部门已有零星上班。大街小巷的商铺还是关着门,小区严控出入,企业复工无期。
口罩很紧张。气氛比天气更寒冷。
一个字:吃紧。二个字:特别吃紧。
窗外,有社区、物业、警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更多的人仍然蛰伏在家里。
4/
再来看今天: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外交部称,已派出10多架次包机,从世界各地协助接回1300余名滞留海外的中国公民 。
三部门表彰全国卫健系统113个集体和472位个人,追授34人为“全国卫健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公众前期关心的刘智明、李文亮均在追授名单之列。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今天开设接诊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复门诊。
当日全国新增143例,连续第4天新增病例降至200以内。累计治愈出院53726例,在院治疗23784人,出院人数超出在院人数2倍以上。湖北以外地区当日新增17例,26省份零新增。湖北全省武汉之外也已出现新增清零。出院人数每天都在2000以上,重症患者则每日数百减少。
虽然才柳枝初发,季节乍暖还寒。但分明已经能够听到春雷乍动和地下万物盎然萌发的美妙声音。
一切也正如网友们早在一个月前所期盼的那样:
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蜇。
但愿。
5/
忽然听到窗外传来婴儿的哭声。楼下那位贵族单身大姐让她的父母操心了好多好多年。去年突然就结婚了。然后就有了孩子。我想,许就是惊蛰的那一声惊雷萌动了她的春心。
城市已经苏醒,总觉得少了一些让人心动的生机。
复工了,还有些心不在焉。
春来了,得让自己的心先萌动起来。
经历过漫长的蛰伏,最该懂得惊蛰的意义。
今天,在花园里种下一颗茶花,再捧两盆漂亮的蝴蝶兰回家。读诗。听歌。畅想。让自己春心荡漾起来。
迎接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