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终于落下帷幕了,大家手还好吗?
作为一名写作者,我听过很多人跟抱怨,没有思路,不知道写什么好。其实,生活中学习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每年的双十一。无数自媒体都会蹭热点,写文章。看看别人的写作角度,多思考,总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以下是不同类别公众号双十一期间发表的文章,仅供参考:

权威新闻媒体
媒体界的小伙伴可学习主流媒体对某一热点时间的持续性报道
『 人民日报 』
双十一前11.9发布电商企业黑名单《哪些电商上了黑名单?哪些物品禁止入境?双十一必备手册来了!》
11.10防骗指南《双十一马上到了!这份安心购物只能拿请收好!》
11.11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网购发现货不对板,商家爽快退款,还多退了1万元!结果……》
11.11奇葩购物案例《她背地里疯狂网购140万,刷爆17张卡,丈夫卖房还债》
11.12购物环境、政策的变化《双十一买买买背后,原来这个组织发挥了大作用》
『 央视财经 』
11.10玩转双十一新花样《玩转双十一这份攻略请收好》
11.11直播:对话商界大佬、电商扶贫
11.11消费排行榜《3分钟100亿,1小时571亿双十一“剁手”最狠的,竟是在这里……》
11.11马云、刘强东专访《疯了!天猫狂欢节一天=大房企奋斗一年!马云:我们还有大计划……》、《中国电商怎么变?马云、刘强东观点“神契合”他俩同时说了6个字》
11.12电商年度发展报告
双十一最终战报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天呐!世界上最爱“剁手”的竟然不是中国女人……》

『 中国经济网 』
11.10双十一各类折扣套路吐槽和分析《史上最烧脑的双十一来了!最给力的竟然是……》
『 澎湃新闻 』
11.11消费者心理分析《双十一,我患上了“不买就亏”焦虑症》
11.12关注打折陷阱《注意!预售价格比“双十一”还高,“定金不退”等都将被查处》
11.10消费文化反思《双十一创造了欲望,你想断舍离,结果却是买买买》
『 21世纪经济报道 』
11.11马云成功史《回想双十一的第一年,只有27家商户没有拒绝马云!而今天……》
11.12电商个案报道《坐拥15000家电商的“淘宝镇”,却有八成创业者赚不到钱!原因是……》
重复的文章和角度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情感类
『 新世相 』
没有双十一的从前怎么过《怀念1997,那时还没双十一》
『 十点读书 』
女人在少女和当妈时,如何过双十一《当妈后,我过的都是假的双十一》
『 不二大叔 』
给未来男友的一封信《2017年11月11日,致男友:》
淘宝差评合集《某宝上的差评有多爆笑?哈哈哈哈,最后一个笑喷了!》
时尚类
『 深夜发媸 』
购物车分享《水晶徐的双十一购物车分享,种草了我不负责啊》
店铺推荐《双十一最值得买的24家服装店,看完这篇能省一个亿》

『 视觉志 』
双十一礼物推情侣礼物推荐《双十一给女票买什么礼物?在线等,挺急……》
女人购物情形描写《女人购物的日常,可以说相当形象了……》
购物的理由《为什么女人要不停地买买买?这是我见过的最真实的回答!》
职场类
『 改变自己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变得更理性
快递员收入《揭秘快递员收入:90后快递员双11月薪轻松过万》
双十一脱单秘诀
总结:
1、主流媒体对双十一的关注基本集中在2个层面,一是消费者;二是电商。与一般自媒体相比,报道时间更长,可明确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的报道角度(写作角度)主要为防骗指南、黑心店家以及各种打折套路的吐槽;双十一当天主要为最新成交量、消费排行榜、奇葩购物案例报道;后期则角度拔高,分析大的电商环境、历史变化、国际情况等。最吸引我的是,典型个案报道及人物专访。
2、时尚类大号主要还是以推荐好物为主,常见的写法是:某宝top30购物清单、最值得买的20家XX店等等。但也有大号从不同角度着手,比如,『清单』分享10个大牌超值活动,以及针对细分人群(宝妈、少女、男人等)推荐。『视觉志』则是将光棍节与剁手节结合,写情侣礼物推荐文章。

3、情感类大号,单纯着眼光棍节,男女情感主要角度是双十一脱单秘诀、相亲《从25岁到29岁,我相亲了50次》、未来男友《2017年11月11日,致男友:》、单身原因《为什么单身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等。此外,主要是追忆没有双十一的从前、女人不同阶段面对双十一的变化、女人购物时的疯狂表现、购物的理由等等。
4、职场类,能蹭的热点比较少。常见的还是对快递员收入的报道以及如何使自己变得更理性等。
关注了许多微信公号,但越来越不愿打开。每天面对各种信息的狂翻轰炸,注意力严重不足,狂欢过后只剩下一地鸡毛。记录身边发生的大事,及时复盘,对我们的思考非常重要。以上就是我对常关注的微信大号进行的分析,数量有限,分析不当还请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