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认知革命(二):思维遮蔽性

认知革命(二):思维遮蔽性

作者: 厉害了喵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22:09 被阅读428次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关闭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企业的真正边界,因为它会形成遮蔽性,无法自我突破。”

“连续性假设一旦建立,难以自我突破,很多公司走着走着突然死掉了,正因如此。”

01

王东岳曾经说关于人类文化遮蔽性的三个特质:生存结构、思维模式、遮蔽效应。

生存结构即是处在不同的环境流变中形成的生存模式,是文化乃至文明发生得以分化的第一基础。

思维方式就是在生存结构的不同处境下文字符号发生不同的异变,从而导致不同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模式,由此造成文化内涵的重大区别。

遮蔽效应指的是文化的首要特性是具有遮蔽性。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通过时间累积形成具有整体性和自洽性的系统,而外部文化想要渗入和打破文化坚壳只能通过文化的碰撞,冲突等等。

东方文化的具象文化,通过从客观事物或对象的感受获得外部信息。

西方的抽象文化,以非感受的信息抽象整合为建构文化的基本方式。

但是遗憾的是这两种方式都与客观事物的本体没有关系。也即这两种方式和外部获得事物的本象都没有关系。

因此一个文化一定是在他自己的操作模式中达成内在自洽系统的遮蔽性系统。如果文化不发生外部的碰撞和交流,由于文化本身的自洽性和内在模型的统一性,站在自己文化内是决然无法突破。

随着人类生存结构的流变,原有文化的维护效应会转化为强悍效应。因此文化都有一个调整和变形的必要,但是有极其困难,意味着要将原有的文化系统砸烂。

文化的转型是破和立必须兼具的过程,如果不破不能立,不能立也不能破。一个新的学说或学科的建立,都是在一个逻辑模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否定和批判基础上才能建立。

中国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彻底的否定,结果中国的基本的社会文化内涵仍然具有最原始的全面变化。破事不行的,必须还有立。一个新的东西力不进来,破无效,破也离不了。

所以可以看到建立一个人的文化需要:

1.找到你这个文化对象当下的生存处境及其困境

2.找到和生存结构及其困境及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3.对自己已经原有已经形成的就有思想模式加以反遮蔽性的调整和重建

这是思想变形的难度。


02

什么叫真理?它有两个标准

标准1——真理符合论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信念,就是真实的

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信念,就是错误的

有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眼见为实都是把人的信念和现实相比较,但是当把我们的信念比较现实的时候就已经把现实当成自己的主观信念了。

悖论:我们所谓的“客观事实”根本离不开我们的“主观信念”。

标准2——真理连贯论

与整个信念体系连贯一致的信念就是正确的信念,也即你的信念符合整体的信念就是正确的。

然而我们信念有直接证据的其实少的惊人。大多数信念,我们之所以相信他们,是因为他们跟我们的信念体系和世界观连贯一致。

人类的信息获取百分之八十是来自于视觉。而我们人类所看到的都是已经经过意识系统整理的信息,因此不存在独立于意识以外的事物。

有一个人叫萨拉,看到一个苹果,是红色。然而事实上是当萨拉看到的苹果的时候,这“看”的过程,苹果只能产生在个人意识之中。

萨拉看到的“苹果”只是存在于他脑海里的一个主观对象,只是苹果在她意识之内的视觉再现,或者说视觉扭曲,与客体无关。苹果的颜色本没有红色之分,它的本质实质是波长,而通过人类视觉的截取只能看到可见光范围(400~760nm之间)内所谓的“红色”。

无法突破的认知局限性:

1.我们只能用红色比较红色,而不能用红色比较光谱

2.我们只能用信念比较信念,而不能用信念比较现实

所以我们沮丧的发现:

人类根本不能确定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所说的世界,仅仅是我们眼中的世界。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不可知。


03

《人类简史》中说“主体间的虚构故事”,通过构建让人类集体都相信的故事和愿景,存在于人的主观想象和客观的事实中间。

《语言学的邀请》中说“文字符号”是人类的集体的想象,通过共同文化符号让人类更加方便接受和描述看到的事物,但是符号和事物本身不存在直接的关系,而联系也是人类强加的。

《世界观》中也有一段话:

当我们去处理情况时,会使用一个有一套假设、期望和经验所构成的参考系。我们对那些不符合这种参考系的事物往往采取忽视、误解或否认的态度。结果是我们通常只能找到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这个参考系是不易被改变和铲除的,没有了参考系,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

简言之,你只能看到你自己想看的、想找到的东西。

我们必须承认思维的遮蔽性和遮蔽性,发现其存在,你才能跳过它。

相关文章

  • 认知革命(二):思维遮蔽性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关闭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企业的真正边界,因为它会形成遮蔽性,无法自我突破。”...

  • 认知革命(1) 商业创新 5

    认知革命(1)商业创新 5 商业颠覆式创新的认知逻辑 解读学习李善友老师的创新的思维体系 第五章:思维遮蔽性 无知...

  • 认知革命第一日

    认知革命收获 关键词:非连续性、连续性假设、思维遮蔽性、归纳法、因果律、时空律。 总结:不要用自以为是的观点去看待...

  • 思维遮蔽性

    思维遮蔽性 所知障,触目惊心,我就这样活在自己狭隘的所知障了,自以为是,用自己狭隘的视角理解这个世界,困死在自己的...

  • 怎样正确理解思维遮蔽

    自从善友教授在2016年开出了混沌大学当年最重要课程——《认知革命》以后,打破思维遮蔽性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创业者和想...

  • 百度的认知边界——增长的逻辑(混沌笔记分享4)

    时刻警醒:所知障 人类思维存在不可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思维遮蔽性——非连续性窘境...

  • 选择与思维遮蔽性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选择应该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自由,选择了什么样条件,就应该承受什么样的结果,人生是公平的,今天你选...

  • 人生的跃迁,你也可以做到

    1、思想的遮蔽性 在一种文化、一个领域、一种思维模式下生活久了就会形成思想的遮蔽性,而这种遮蔽性是不自觉的,有隐蔽...

  • 073-20180625-思维遮蔽性

    O 今天的话题是,你知道什么是思维遮蔽性吗,我们怎么避免思维遮蔽,请说说你的看法? R 抛开专业的解释和描述,我认...

  • 思维遮蔽

    1.合理性遮蔽法则:①内部逻辑自恰②自身无法突破。《创新者的窘境》 2.张首晟在小学时基本上把“对自己人生影响较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革命(二):思维遮蔽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rk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