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欢婚姻育儿今日看点
这样做,你的孩子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这样做,你的孩子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作者: 亲爱的y | 来源:发表于2016-10-09 00:22 被阅读778次

如果你听到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因为小事被老师批评后,就跳楼了,你会生出怎样的感慨呢?他缺失的是什么呢?
对,就是社会能力,可以应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够独立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案,并与他人展开协作的能力。

现在我们80后的父母对教育的共同的认知是培养孩子的情商、逆商更重要,社会能力更比学习能力重要,但是要怎么做呢?

假如你的孩子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会怎么做?

通常我们会使用以下三种方法:
控制他:不行!不能拿别人的玩具!
贿赂他:快还给小朋友,你喜欢一会妈妈给你买一个。
告知他:你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对不对?那你跟小朋友说说,如果人家同意了,你就可以玩。

一般情况下,我都用的是最后一种方法,自己觉得还行:有共情,有方法,还让他学会自己去沟通问题。
但是,这样的做法背后的逻辑是,我在替孩子思考。
而孩子仍然没有学会自己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

他的世界是远方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一书里的提供的方法是这样的:

妈妈:刚才你在做什么呢?(帮助孩子认识问题)
孩子:我喜欢小朋友的玩具。
妈妈:变形金钢很酷对不对?小朋友也一定很喜欢对不对?(共情)
孩子:嗯嗯
妈妈:你那样抢小朋友的变形金钢, 他会有什么感觉?(帮助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
孩子:他会哭,但是我就是想要
妈妈:那小朋友哭了,你是什么感觉呢?(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孩子:我也不高兴
妈妈:你能想出你和小朋友都高兴的办法,让小朋友同意你玩变形金钢吗?
(帮助孩子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告诉孩子怎么做)
孩子:我说:可以让我玩玩吗?
妈妈:那样的话会发生什么?(帮助孩子思考正面的解决方案带来的后果)
孩子:小朋友还是不同意
妈妈:小朋友可能会不同意,那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让小朋友同意吗?
(继续把重点放在解决孩子的问题上,鼓励他想出更多的方案)
孩子:我可以用我的玩具汽车交换
妈妈:好主意,你想到了2个办法(认同并陈述事实,而不是评判好坏)

这就是 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但是因为这个名字太学术化(就像书的中文译名一样,有点不那么平易近人,英文书名为Raising a thinking child),就被巧妙的简化为(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

他的世界像海洋

然后就是从最基本的开始:

1
字词游戏

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通常我们会就让他学习认识动物、水果或者“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当是忽略了教孩子学习连词。

是/不 (没)
和/或者(还是)
一些/所有
之前/之后
现在/以后
相同/不同

有意识的教孩子去学习这六祖字词,刻意在生活场景中练习使用这些连词,你就帮助孩子建立了更多的思考 空间。想想一下,当一个3岁宝宝学会使用了这些连词的时候,他会说说些什么?
他可能不再说“我就要吃糖”,
而是说“我现在要吃一些糖,不是所有糖”

当一个孩子学会使用连词,而不是只说“我就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自己思考了,他小小的世界里也拥有的更多地选择。

他的世界有亮光

2
理解他人的感受

教孩子理解他人感受的前提是你要允许他自己的感受,“不许哭”或者“这有什么好哭了”就是你忽略孩子感受的表现。任何情绪都是应该被允许,只需学会如何跟情绪共同生活。如果孩子自己的情绪一直被忽视,那么他自然也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那种“脑回路”让你不能理解的人类?有没有那种你只能用无语来回应他神一样存在的人类?这个星球的人大多数的共性是不能理解别人表达的情绪,俗称“没眼力见儿”,他们一般都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日本有一项调查,学校里的小霸王一般都分辨不出别人的表情,给他看一个生气的人脸,他会说这人没事啊,或者这表情挺有意思之类的,也许之所以成为小霸王,不懂得解读别人的表情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能解决问题”的第二步,是帮助孩子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时养成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辨别各种不同的情绪
开心/伤心/生气/骄傲/失落 /沮丧
甚至是:寂寞/孤独

书中提供了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绪实际操作方法:

看图游戏
陪孩子读绘本或者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你觉得小小熊这时候是什么感觉?你知道黑猫被巫婆变成彩色猫时心情怎么样吗?乔治的恐龙坏掉了,他心情是什么样的?

观察生活中每个人的感受
在生活中教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当他发脾气打了妈妈,妈妈的表情怎么样?妈妈的感受是什么?外婆的表情怎么样?外婆的感受是什么?伤心?生气?

**讨论感受 **
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和孩子讨论他自己或者别人的感受。
你看那个小朋友这样做,妈妈的感觉是怎样的?
老师让你今天做值日生,你感觉怎么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是讨论,一定不要加入你的评判。当你开口去评判孩子的感受的时候,他就会马上失去讨论兴趣,与你渐行渐远

那个小朋友抢了你的玩具,你是不是很生气?这样叫讨论感受。
蹦蹦床是不是太高了你害怕啊?这有什么害怕的啊?一点都不高,不用害怕!爸爸妈妈在这儿呢。这样叫评判感受。

当你尝试了去做以上两点,你就会发现孩子变得有些不同了,他会这样说:
所有的花都是红色的吗?还是有一些是别的颜色?
我该在洗之前还是洗之后吃这个苹果呢?
这样做, 你跟多多的感觉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

你要相信一件事,只要你给孩子创造一点点机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学习是孩子天然具备的能力,而不是压力,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那一定是你使用了他不喜欢的方式。

他的世界有陪伴

3
学习更高级的词汇

接下来我们要帮助孩子联系一下这几组词:

合适/不合适
如果/那么
可能/也许
为什么/因为
公平/不公平

当孩子不肯轮流或者分享时
你占用了所有的时间,而妹妹怎么也轮不到,这样公平吗?
如果你不让你的朋友玩,你觉得他可能会有什么感觉?
你之前已经玩过了,可是多多还没玩过呢,要是现在你还玩儿,这公平吗?你现在能想点不一样的好玩的事情去做吗?
在他玩完之前还是之后轮到你玩儿才算公平呢?

当这些思考的提示不断重复的时候,孩子的思考模式已经开始改变,他完全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而且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这就是孩子,他就是生来要超越你的一种存在。

以上三种方法是针对思考的练习,而“ICPS”让一个孩子学会真正的解决问题,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找到多种解决办法和考虑后果。

他的世界会

4.
寻求多种解决方案

妈妈:你要把这个恐龙跟浩浩分享
王跳跳:我不,这是我的,我不愿意跟他分享
妈妈:浩浩,要不阿姨一会再给你买一个好吗?
浩浩:(大哭)不,我现在就想玩儿
妈妈:宝贝儿,你要跟浩浩分享,分享才会好玩啊,你们俩一起玩儿多有意思啊
王跳跳:我就不,就不!
妈妈:快!分享!1,2....快拿过来!分享!(强行抢走)

这个过程是谁在解决问题?是孩子?还是父母?
实际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没有任何思考的机会,也没有做选择的权利,我们认为我们在教他学习分享,是的,他可能学会了“分享”:“分享就是把我的玩具抢走给别人,我讨厌分享!”

而ICPS的方法是这样的:

1.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
2.感受如何?(你们两个的感受如何?分别的感觉是什么?)
3.怎么办?(谁有办法让你们两个都感觉)
4.写出这些方法。(拿出纸或者手机写出来给他们看,然后重述一遍)
5.如果不管用,我们可不可以试试别的方法,直到找到解决方案
6.告诉孩子这个叫做什么(分享/宽容/合作)

按照这个流程去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戏,帮助你和孩子联系ICPS的方法:

角色扮演
晚上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如果白天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如果孩子愿意,你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形,尝试ICPS的流程方法

**玩偶游戏 **
孩子很喜欢玩偶,巧虎手偶啊,泰迪熊啊,用夸张的声音让玩偶扮演不同的角色,煞有介事的编 一个小剧本,用icps的流程方法。

找办法游戏
把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矛盾都当成一个找办法游戏,尽可能多的找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些矛盾的理解和这些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就是孩子成长的台阶。

他的世界不止步

5
考虑后果

ICPS最后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技巧就是考虑后果,这样孩子就能学会评价他们的方法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

书中列出了具体的方法:

考虑事情的先后顺序
这是一种因果思考,它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如果次啊用了某个方法,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只有当孩子知道事情是按照某种顺序发生的时候,他们才能明白后果的意义。

之前和之后
我要在刷牙之前把牙膏挤上;
我抢了浩浩的玩具之后,他打了我;

故事接龙
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让孩子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 /可能
如果从来不下雨,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

考虑人际交往中的后果
在现实生活情形下会有更多的可能发生,试着和孩子练习: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写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再列出这种解决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然后对比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他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他的世界有力量

最后,让我们回到ICPS的三个原则:

辅导而不是评判: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想法上,而不是要把你的价值观强加给他,首先你得价值观不一定对,其次强加的效果一定是不好的。

是他而不是你: 需要解决问题的是孩子,而不是你。如果你一直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永远都学不会面对。实际上他不需要你告诉他某一种方法,而是启发他思考属于自己的方法。

过程而不是结果:你要对孩子解决问题过程充满好奇心,而不是行为结果,因为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帮孩子完美的解决掉一件一件的问题,而是在他人生路上为他装备一项技能——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你试着用ICPS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你会发现,问题可能不用靠吼就能解决,你会更有信心处理孩子的问题,也无需再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担心。你知道在现在及你所担心的未来,你能想象的或不曾想到的问题,是与否、进或退的抉择,他都将从容以对。

相关文章

  • 这样做,你的孩子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如果你听到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因为小事被老师批评后,就跳楼了,你会生出怎样的感慨呢?他缺失的是什么呢?对,就...

  • 关于女人

    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女人自强独立了,貌似只有这样才能对抗婚姻的变化和男人的不靠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活得有尊严。...

  • 该不该教育孩子做个“乖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做父母最关心的事情了。怎么样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发展,健康的成熟的适应这个社会,是一件费心的事情,也...

  • 你与社会

    如今,所有人在踏入社会以后,都被告知这样一句话,“不是社会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这个社会”。然而,人们在学习...

  • 蜕变

    人都是有惰性的,都喜欢安逸的生活。 人是需要不断改变完善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从而实现...

  • 妥协

    记得以前被爸爸教育要去适应社会,自己住这句话,却忘记是怎样的情境说出这话。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改变不了,你就是适应...

  • 社会

    人终究是要进入这个社会的,不是社会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这个社会。社会不会因为你的眼泪,而给你降低标准,没有会给...

  • 这个社会,你真的适应了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虽然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但似乎更适合社会的发展更迭,因为一部社会的发展进步史,其实就是一部人...

  • 努力适应这个社会

    当你感觉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时,当你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特长时,不妨静下心来学习,趁机充实自己、修炼自己、改变自己,这...

  • 如何适应这个社会

    我们该如何适应社会呢?这是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是很多人思考的糊里糊涂的,因为他们说没有人告诉他们...

网友评论

  • 迅图:学习了
    亲爱的y:@迅图 谢谢你能喜欢,一起学习,一起践行:grin:
  • 7a2b554e16c9:写的真好,我们应该只是引导小孩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而大人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许大人和孩子之间就真的能像朋友一样的相处,
    亲爱的y:@一抹绿a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适合1-7岁,这个还有第二本,适合8-12,当当可以买到
    7a2b554e16c9: @亲爱的y 非常感谢作者的回复,能不能告诉我那本书叫什么名字,在那里可以买到?😀😀
    亲爱的y:@一抹绿a 原书有大量的范例,直接可以应用,建议买原书来看看,可能会更有利于实际中的应用
  • 71516b8a985e:喜欢《自卑与超越》的理念,孩子应至小开始学会社会协作,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
    亲爱的y:@Ivan_Guan 这本也马上买了看一下
  • 977ec8cc1c0d:不错呢!沟通!
    亲爱的y:@我若轻狂 谢谢你能喜欢,一起践行吧:grin:

本文标题:这样做,你的孩子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rp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