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有一些公众号在不同的时期接二连三的给大家推送一篇文章,叫做《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估计每一个“收入稳定”的“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看完之后,都会陷入沉思,开始思考人生,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我个人对此类文章还是挺反感的,因为这些文章涉嫌一个道德绑架的问题,将自己的价值观向外拓展,这让我很不舒服,每次读到此类的文章,我都感觉好像自己的思想又被强奸了一遍。
虽然,这篇文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真的每一个拿着死工资的人,都会被拖垮吗?其实也未必。那今天我们就以,在社会上饱受诟病的“公务员”这个职业为例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才能不让你的死工资拖垮你。
大家对体制内的人往往有一种刻板印象,就是:一杯茶,一杯报纸,上班毛事不干,下班准点回家,安安稳稳到退休。工资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勉强可以吃到营养不良。我个人对大家的这种刻板印象是理解的,因为这些都是拜一些无良的媒体所赐,整天用一些极端的个例来抹黑人民公仆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可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很多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一定憋了一肚子的苦水想骂娘……什么叫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什么叫干部在岗,群众放假?什么叫精准扶贫?什么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你们在家喜迎这个、喜迎那个的时候,又是谁冲在安保维稳的第一线,没日没夜的加班,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答案当然是那些你们最瞧不上的,拿着死工资的公务员。
首先我要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以你的傻逼标准来审视这个世界的。
你说死工资在拖垮我们这种体制内的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所谓的拖垮,只是经济上的拖垮,简而言之就是有没有钱。这个论点,最傻逼的地方就是它首先假设,每一个人都希望有钱。可是这种浑身弥漫着凤凰男气质的混蛋逻辑让我不由得想骂娘。谁他么想有钱了?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似的“从农村出来打拼多么多么的不容易睡地下室,总有一天要出人头地然后拖家带口地把老爹老妈老婆孩子全部接到北上广来享清福”,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庸俗呢?用收入的多少来给人贴标签?等到自己在一线有房有车那一天就成了一个成功人士了?
不可能!
你再有钱,凭你这有限的思想和匮乏的学识,除了在你那个庸俗的圈子里之外,在北上广这种地方,你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离“成功”两个字差的更远。
再说一句更扎心的话,那些拿着死工资的人,说不定生来就比你有钱。家里一个月光,房租收入就是你“不是死工资”的好几倍。说到这儿,我想到了在知乎上看见的两个问答。
1. 为什么找对象一定要找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工资这么低,他还当公务员,说明家里一定不差钱。
2. 为什么我月收入3万还觉得焦虑?因为你的收入结构有问题,如果你的收入结构为:每月工资5000,房租收入25000,你就不焦虑了。
是不是很讽刺?这些片面的拿工资等劳动性收入来说事的,除了暴露你的无知和你的凤凰男本色以外,没有任何让人觉得振奋或者说是惭愧的感觉。
于我而言,一份工作收入的多少,我更看重的是我能为这个社会创造什么。哪怕收入再低,未来的发展空间再有限,只要我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那我就会去坚持。一味的去追求金钱的人,最终也会因为金钱而失去一切。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如何不让你的死工资拖垮你?我想给大家总结三个点。
1. 保留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体制内所有的专业技能,在私营企业中能使用到的情况并不多。你的公文写作能力再强,如果你用这个能力去给一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起草一份讲话稿的时候,这位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会觉得你写的是什么狗屁玩意,一句人话也不说,读都读不通顺,干什么吃的。所以未来有朝一日,你离开体制之后,在社会上有一碗饭吃,你需要增加专业技能。比如说,考一个注册会计师,或者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以后最不济还能当个小会计,或者当一个小律师。
2. 工作上绝对不要拖延,养成高效工作的习惯。体制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拖延,这是工作模式决定的。体制内的每一项工作的战线都太长,和私营企业当中的工作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工作不拖延,不一定比工作拖延,要更好。但是如果你在行业A当中,能够养成行业A当中的习惯,那么如果有一天你离开行业a的时候,你可以非常顺利的进入备胎行业B。
3. 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功。体制内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并不一定不好,并不一定不幸福。如果你的能力还配不上你的野心,那我请你踏踏实实的少看朋友圈的鸡汤文,干好本职工作,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平凡人。
最后,祝每一位朋友都能取得“人生上的”成功。
如果你问我,你所谓人生成功的标是什么?
我会回答:千金难买我乐意。老子开心就成,你丫管得着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