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的电视剧可真敢拍,老婆什么都不说就是要离婚,老婆出轨体育教练要离婚,老婆与前男友一夜激情现任十年后才发现喜当爹,第一集就这么刺激,这是《如果岁月能回头》。
三个中年男人遭遇了婚姻危机,白志勇(靳东)同时还伴随着失业。三个人不约而同选择出国旅游,在旅行团里相遇,组成排解烦恼的三人互助小组。
为了充分绽放自我,解放天性,回归青春,三个人开始了各种“作”。
一言不合就把头发染成了五颜六色,姓白就挑染个白发,姓黄就染个黄毛,姓蓝就弄成蓝精灵;
配上新买的各种潮服、双肩背、鸭舌帽,参加年轻人的cos派对,老布鞋上别几十个别针,马丁靴上扎几个尖钉,对着镜头比着八十年代土气的剪刀手;
心血来潮把老白家的整面墙画了涂鸦;
一时兴起便在商业广场组织了上千人的快闪活动,引来了记者,上了热搜;
天天吃住在一起,一郁闷就去泡吧,整宿整宿地聊天,探讨如何能“作”的更彻底。
对比另一部剧《我叫余欢水》,余欢水可混得太惨了。
原本住着大房子,有一份好工作,高收入,受人尊敬,一场车祸意外造成好友死亡,整个人就此颓废,萎靡不振。
工作上,业绩越来越差,三个领导联合挤兑他,罚他打扫卫生,刷马桶,连以前带过的徒弟都拿他当小弟吆喝,回到家还得骗老婆公司搞联欢会让他站前排;
岳父母家原本经济条件很差,一家人住的房子还没有他一个人的大,但是岳父升官了,家里阔绰了,小舅子也得瑟起来了,把姐姐当保姆一样使唤,叫姐姐的孩子小兔崽子,嘲笑余欢水从公司拿回来的月饼红酒才几十块钱;
好心借钱给哥们,明明对方很有钱,就是拖着不还,为了催债,先是诚恳说明原因,被哥们玩失踪耍了,又搞跟踪,明明自己有理还得低声下气恳求,逼到绝境才豁出去跟哥们翻脸;
有个家暴的爹,一喝酒就打他们娘俩,出轨带着小三跑了,后来母亲去世,他爸跑到儿子的公司大吵大闹,却是为了给小三的孩子凑彩礼;
老婆早就受够了余欢水的窝囊、没钱、靠说谎满足自尊心,刚离婚就无缝衔接了新欢,余欢水从医院跑回家求复合,却被堵在门外赶出去;
以为自己得了胰腺癌晚期,没钱医治,没钱安度余下三五个月的人生,向地下人体器官买卖组织出卖了眼角膜。
太难了,怎么这么难,余欢水站在红绿灯下,刚想放声大哭一场,老板来电话了,挂掉了想再哭一下,撇了撇嘴,却怎么也酝酿不出情绪来。
有个段子这样说的,“千万不要随便骂年轻人,他们会辞职,要骂就骂中年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根本不敢辞职。”真扎心。
中年焦虑,可以是七年之痒,可以是离婚出轨绿帽子,可以是孩子教育,可以是婆媳关系,也可以是职业平庸。
但是,焦虑什么,都千万别焦在缺钱上。
同样是婚姻问题,同样是工作失利,虽然也同样心情郁闷,但是白志勇三人可以肆意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通过一系列的“作“排解心中的苦闷。而余欢水去超市买点生活日用品都不够付账,别说泡吧约朋友,独自在十字路口想大哭一场,还被老板的电话打断。
除了生死,大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解决不了还可以换个活法。
唯独缺钱,让人如裸奔一般,寒冷又羞耻。
2
2019年,很多人都觉得日子很难过,有一种经济寒冬到来的强烈气息。公司破产倒闭的比比皆是,有关裁员降薪的新闻爆料层出不穷,好多朋友普遍反映裸辞后很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连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劳动监察大队都排满了等着政府帮忙讨薪的人。
如果说2019年一整年都太难了,那么2020年短短几个月就完全超越了。至今已有数十家大型企业公开发布了消减成本的声明,或被员工爆料正在大规模裁员,其中不乏很多知名企业,如奔驰、新潮传媒、大搜车、中迪禾邦、碧桂园、途家、华夏幸福、DADA英语、HM、大疆创新等。各类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个体户也多数关门歇业,上亿国人处于失业、降薪的压力中。
4月初,中国新闻周刊发起网络调查,有三千多人参与,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被降薪了。而国际劳工组织表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有超过81%的人口目前受到工作场所全部或部分关闭的影响。
想起2018年底美团CEO王兴预测2019年曾经说过一句话,“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没想到,大佬就是大佬,一语成谶。
3
听说有个同事A,曾经借钱给另一个同事B,B是A的直属上级,因同事A催要了几次借款,B便威胁要把A裁掉。放假时,A去B家里要债,结果不光债没要到,陪人家打麻将还搭进去200。
借钱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了,借出去那一刻,除了要斟酌对方是否能按期偿还,更多的必须想清楚,如果对方违约,会不会极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毕竟人到中年,不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而是牵一发动全身。
有个朋友跟我讲,过去出行都是滴滴叫车,夏天怕热,冬天怕冷,但是最近出行都是采用公共交通。有一天外出办事,回来天已黑,地铁倒公交已经在路上奔波了两个小时,在最后一趟车的站台上又吹了半个多小时的冷风,虽然只剩一个起步价的距离,仍然不舍得打车,回到家后,自己把自己给气哭了。
最近流行起一个词来,叫“副业刚需”。
很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做好两手准备,不至于在意外来临的时候,心里一片荒凉,却只能两手抓瞎。
公司为了生存,缩短工时、轮岗轮休、降薪、裁员,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把抗风险能力提上了日程。那么我们个人呢,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有多少,不上班我们的存款还能撑多久?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希望这场危机,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点积极的启示,能够改变过去懒散安逸的习惯,能够把原本想做一直拖延的事向前推进,能够多掌握一些生存技能。愿我们都能越来越好。

作者:Ena,80后,人力资源工作者。
关注我,时不时讲个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