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屈原和渔父

屈原和渔父

作者: 碎雨花 | 来源:发表于2019-11-19 23:22 被阅读0次

今天讲题的时候提到了渔父,忍不住又给学生普及了渔父的典故。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古文,尽管有研究者对此文作者颇有争议,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屈原,而文中的”渔父”,也是屈原本人,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体现屈原在放逐期间的内心挣扎。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2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是A,另一个小人是—A,A让我们善良宽容,坚强乐观,积极进取,—A则让我们自私狭隘,脆弱悲观,消极懈怠,屈原心中也一定有两个小人,一个让他保持节操,不要同流合污,另一个让他随波逐流,识时务为俊杰,于是就有了汨罗江边的这场对话。

许多人常常被这两个人的争斗弄得崩溃,但随着你年岁的增长,A与—A如同跷跷板的两端,各执千秋,也许这就是人生,总能找到一个平衡的点,看见最美的风景。

相关文章

  • 渔父和屈原

    曾有朋友问 你愿意是屈原还是渔父? 我回答:我已经是渔夫了,怎么还能做屈原? 他说,渔父可以是屈原,但屈原永远不可...

  • 屈原和渔父

    今天讲题的时候提到了渔父,忍不住又给学生普及了渔父的典故。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

  • 屈原,“该”死!

    渔父不懂屈原的执着,在他眼里屈原的坚守就是死板甚至是迂腐; 屈原无需渔父的首肯,在他心里渔父的变通就是苟且甚至是对...

  • 楚辞.渔父

    本篇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渔父,即老渔翁。渔父针对屈原遭流放而憔悴的现状,建议他与世浮沉、远害全身,屈原则表明宁可葬...

  • 从《渔父》中寻找屈原投江的蛛丝马迹

    赏析 | 从《渔父》中探究屈原离奇死亡的原因 原创2016-09-28云海新意 《渔父》 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 【特殊网课写作】第26一第30篇(5月9日)

    论屈原与渔父的抉择(26) 今天我们学了《高骚。楚辞》主要讲屈原和渔父的思想 ,一眼是儒家的,一个是道家,儒家不愿...

  • 《渔父》——屈原

    传承经典文学,学习文化精髓!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 屈原 渔父

    这次写在正丹纸的反面 开始欲以十七帖意为之 后面没有收着

  • 从《渔父》看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从《渔父》一文,屈原和渔父各自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为人处事(也就是人生)态度:一是屈原的明辨是非、高洁自奉...

  •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史上几人能做到?

    “渔父”这一形象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借渔父之口阐述道家“抱朴守真,无为而治”的思想。 而屈原在《渔父》中则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屈原和渔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kn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