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

作者: Aphror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21:27 被阅读0次

用了很多年喜欢一个对自己几乎没有兴趣的人,身边的朋友总喜欢问我,他到底哪值得你喜欢你?每次我都会一本正经的回答:“你们不懂,我觉得喜欢他我很开心”。但之后我也会开始询问自己,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喜欢他呢?我想理智的给出自己答案。

有体会过那种当遇到某件让自己无限欢喜的事,想跟他人分享,他人非但不感兴趣还觉得自己幼稚的感受吗?有体会过那种失落给人示意需要安慰,别人却根本不理解的感受?或者是有体会过那种请求别人帮助,最后却被冰冷回绝,心从头凉到脚的感受?

是的,从他那里我不会遇到这种难堪的局面,跟他聊天我觉得我被理解,觉得很安全。我想我们本质上很相似,他懂我,即使不爱,但至少不会被伤害。

所以偶尔会引以为豪的跟朋友说,我觉得他理解我。

朋友跟我说:被人理解其实有两种情况,一是你们是一类人,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用太过表达自己对方就能理解;二是你们不是一类人,但是你想让他理解你,他所表现的对你的理解,只是因为你愿意毫无保留的让他认识你。别人对你的不理解,也只是你不愿意让别人理解。你什么都跟他说,你怎么知道他对你的理解不是第二种?

对朋友的这种说法,我从骨子感到排斥,我坚信他对我的理解是出于我们是相似的。之所以会坚信是因为我曾经不小心看过他的日记,那种感觉,就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样。感觉如此真切,怎么会错?

确实,至今我都觉得我当时的判断没有错,我依然相信我跟他是一类人,只是我所谓的他对我的理解,其实是被自身歪曲出来的。

想起不知道是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在你眼中,我的缺点如此之多,以至于你都看不到我那么喜欢你”。想必在他的眼中,也可能只是看到了我的缺点,反倒忽略了我们本质上的共性。以至于后来聊天时,才发现他根本不认识真实的我。所有我所认为的他对我的理解,只是他从自身从发,对一个他所建构的我所提问题的回复。

同一类人是更容易相互理解,但这建立在认识到是同一类人的基础上。他从来就没想过我们是一类人,也没有想过他会理解我,他只是鉴于礼貌,在向一个向他分享、求助的我回复他认为合适的回复。

而我,则将这种仅仅是“合适”的回复扩大为他对我的理解,并主动忽略掉他不愿意再礼貌的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nq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