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小小小小的火》

昨天,郑州的雾霾天气爆表,灰蒙蒙的天空有点像灾难电影里面的世界末日,既然不能出门就索性躲在房间里阅读吧。
《小小小小的火》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继她的《无声告白》之后的又一力作。这部小说同样以家庭伦理为背景,在作者精巧的设计下,以单身母亲——一位偷偷带走代孕孩子又极具天赋的流浪艺术家米娅为主线,紧紧围绕米娅和她刚刚开始读高中的女儿珀尔,将发生在母女俩与理查德森家四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之间的故事,巧妙的编织铺陈开来,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伍绮诗高超的叙事手法和对小说中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内心深处细致入微又深刻的描写,让做母亲的我多次受到震动:母亲应该给予孩子的是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我是女性也是母亲,所以特别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尤其是女性朋友和家有儿女的母亲,以及正经历青春期和高考过后准备独自离家去读大学的孩子们。作者在小说里告诉孩子们如何在荷尔蒙爆棚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如何在遇到意外怀孕这样恐怖的事件后怎样寻求帮助和妥善处理,如何在麻烦过后尽快走出心理阴影……也告诉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即使处于对爱情极度渴望又懵懂的年龄,生活中还是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读书和追求自己想要的远方。
作者伍绮诗是香港移民的第二代,父母都是科学家,她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英文系,后又考取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院,获得创意写作的硕士学位。
《小小小小的火》一经问世就获得美国2017年27项的年度图书大奖。作者伍绮诗曾经凭借她的《无声告白》获得过亚马逊2014年度数万本图书中选出的100本年度最佳图书中的第1名,劲头甚至一度超越了斯蒂芬·金和春上春树。
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作者告诉我们: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在严密规划下的所谓美好安稳的人生。
当读到做记者的理查德森太太为探寻米娅与珀尔母女身份真相,去拜访米娅父母,这对已经步入暮年,不但痛失爱子又与做代孕后偷偷将孩子带走四处流浪的摄影家女儿失去联系的那个章节时,真的是令我心碎不已也实在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原来米娅一直开着四处流浪的大众“兔子”是她深爱的弟弟沃伦的遗物,她何尝不深切的想念自己的母亲……
书中还有好多好多走心的描写:
作为父母,你的孩子不只是个人,还是一个处所,好比代表永恒的纳尼亚世界。你现在的人生,对过去的记忆,对未来的渴望,都存在于那里。每当你望向他,就会看到这个世界,想起他小时候的样子,憧憬他未来的长相,甚至像3D图像那样同时看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世界让你目眩神迷,假如你知道该如何到那里去,它会成为你永远的避难所。每次离开那里——每当你的孩子离开你的视线——你都会担心自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地方。

米娅抱了女儿一会儿,把鼻尖埋在她的头发里,每次这样做,她都会欣慰的发现,女儿的味道始终没有变。米娅突然意识到,珀尔身上有家的味道,仿佛“家”从来不是一个地方,而是眼前这个可以随时带在身边的小家伙。

刚刚在珀尔的陪伴下以珀尔的名义做了堕胎手术的莱克西,面对善良真诚的米娅,哽咽着问:你觉得我犯了个巨大的错误吗?你认为我是个可怕的人吗?
珀尔的母亲米娅回答莱克西:虽然你会一直为今天的事情伤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它只是你不得不背负的重担而已,而对错,只有你自己知道。
……
小说在描写小米拉贝尔(美玲·周)的抚养权争夺案中,借助双方律师的辩论告诉读者: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要与自己出身的民族(种族或国度)甚至阶层的历史与文化保持紧密联系,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身份认同。现在出国留学变成一件极寻常的事情,好多家庭在孩子幼儿园或者小学、初中阶段就将他们送出去成为小小留学生,脱离开原生家庭,割舍掉宗族文化……而这些孩子的三观尚未定型,成年后很可能会成为“香蕉人”,在中西方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与影响下变得“夹生”起来,从而找不到身份认同,未来对人生选择也会产生迷茫。
作者伍绮诗一直试图在小说中给我们传递这样一种理念:通常情况下我们遇到的事情并没有绝对的正确与绝对的错误,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更没有那么多的大是大非,要承认灰色地带的存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止一次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它们会变成我们不得不随身携带的负担。简单粗暴的选边站队做法常常在生活中行不通,而且容易误判,我们同样需要对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做出理性评估。

《小小小小的火》只有12万多字,故事情节曲折复杂紧凑,很容易就抓住读者的心。小说的结局也还不坏,给了读者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任由我们去想象。译者孙璐,也是《无声告白》的译者,两本书都翻译得很棒。
80后的伍绮诗,一个正征服欧美文坛的年轻华裔作家,期待她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