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青的小草,嫩绿的柳芽儿,和煦的阳光。春天里一切都欣欣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欢快,惬意!
吃过午饭利用午休时间,出来遛个弯,晒晒太阳。远远的就看到路边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嫩芽儿,摘一个放在嘴里,一股淡淡的清香。
抚摸着低垂的柔嫩的柳条,小时候和小伙伴玩耍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不觉折下一段青青的柳枝,轻轻地捻松嫩皮,将白条稍稍抽动,便做成了童年的乐器——柳笛。嘴对着管皮吹气,手拉着白条抽吸,啾啾……啾啾,旋律响起,唤起尘封的记忆。

年过完了,天气也转暖了。吹在脸上的风变得温和许多,太阳晒得人发困。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这都提醒着我春天的到来。放风筝、养蚕、抓蝌蚪、……童年的春天满是欢笑。
放风筝
上小学时,每年春天学校都会组织放风筝比赛,学校边上的麦田就是比赛场地。风筝的外观,风筝飞的高低远近都是比赛的内容。那时候对比赛分数没有太多的概念。先扬一把土,看看风向,然后一个人拿风筝,一个人扯绳,先捯开一截绳子,然后一边跑,一边急速捯绳,跑出一段路程,大声喊着“放”,风筝便颤颤悠悠的飞了起来。跑着、疯着、闹着……满场的欢声笑语,无忧无虑!
养蚕
清明前后,总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把旧年留下的蚕子用软软的卫生纸一层层地包起来,放到贴身衣服的口袋里,用自己的体温催化睡眠中的蚕宝宝快快醒来。几天时间就隐约看到蚕宝宝黑黑的雏形了。等蚕宝宝出生了,我们在文具盒里铺满嫩桑叶,养蚕的日子就正式开始了。每天要给蚕宝宝新鲜的桑叶,蚕宝宝就会渐渐长大啦,颜色也变成白色了。下课啦,放学啦,小伙伴们也会互相交流,比比谁养的蚕大。记忆中我从来没有看到蚕结茧,更没见过破茧成蝶。能养到最后的,肯定是细心的同学。
抓蝌蚪
小时候上学不像现在有家长接送,同村的几个小伙伴一起结伴就上学去了。放学的路上也是边走边玩,从我家到学校要经过两条河,每年天气转暖有蝌蚪的季节我们都想抓几个回家养。但大多数时候没养几天就养死了,再大一点书上说青蛙是益虫便不再抓蝌蚪了。
一晃就是几十年,童年往事都成了永久的回忆,触景生情,努力留住我们心中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