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将敦煌藏经洞的9000多经卷,500多幅绘画,用了7天时间打包,最后打成了29个大木箱,带走了,带到了英国伦敦的博物馆。
原来的马匹和骆驼不够用,又雇了五辆大车。而卖者王圆箓得到30英镑后,站在路边恭敬相送。
余秋雨先生的描述,好似我眼看着这一幕发生。
想伸手去阻拦王圆箓。拽拽他的衣袖告诉他:不行。
又想找在沙漠中拦下斯坦因,告诉他:这是掠夺。
可是先生说:那是文化的两难选择。拦下又如何?当时的中国一片混乱,北京更是军阀混战。
当时也有文物运到北京。可结果是:文物没有木箱,用席子裹卷着。官员把文物运回自家院子里,精挑细选。将长卷撕成几个短卷来弥补短缺。
那么我们拦下文物的西行后,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也许让它去伦敦博物馆避难也是另一种存在吧。
不由得想到了故宫文物南迁的事件。
当时的故宫人,在竹林里搭建大棚,在山里挖储藏洞。
历时十余年,辗转上万里,百万余件文物无一损毁遗失,故宫文物大迁徙,创造了世界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
之后,故宫举行了“重走南迁路”的考察活动。
故宫人感叹道:任何人不走这条路都想不到有多难。
有一段从重庆到宜宾的路,需要运送的文物有9000多箱。
由于岷江上游水浅大船过不去,只能用小船和竹筏,有的还要用纤夫拉着船走。
从重庆到宜宾再到乐山安谷镇,这一路需要多少人力、大小船只和竹筏?前有山重水恶,后有日军飞机轰炸,上百万件文物基本完好无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大家都说文物有灵性,炸不到它。
那么带着灵性的流落在外的文物会想家吗?我们要如何才能接它们回家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