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斋医稿(18)

正斋医稿(18)

作者: 夏日龙眼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10:44 被阅读6次

下面再来归纳王老治肝病的法则和方药。

1、泄热解毒法:分为“苦泄”和“清泄”两种法则,如湿热较盛者,应用"苦泄“,如邪已化热,口干津少者,则用”清泄“为宜。”苦泄“常用药物为黄连、黄芩、连翘、山栀、丹皮、茵陈等。”清泄“常用药物为花粉、银花、忍冬屯、甘草、茅根、芦根等。如挟有湿邪者均可配合滑石、米仁、猪赤苓、泽泻、赤小豆等淡渗利湿,或加入白术、扁豆、茯苓健脾化湿、

2、疏肝解郁法:常用逍遥散加减,本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有凉血清热的作用,以之移治肝病而见血虚而热、肝郁不达,是很适宜。如加入合欢皮,佛手花、绿萼梅等舒肝理气之品,其效更著。

3、健脾益气法:常用党参、冬术、山药、茯苓、甘草、莲肉、扁豆、或配合鸡金、谷麦芽、山楂等增运以健胃,或配合陈皮、佛手、蔻仁、砂仁等理气以和中。

4、养血柔肝法:常用四物汤及芍药甘草汤加减,芍药与甘草配合,治胁痛有良效,二味的剂量可大一些,此即《金匮》所说:”夫肝之病,补用酸,眇用焦苦,盖用甘味之药调之“之义也”。惟胸满而湿浊盛者,忌用白芍。

5、滋肾补肝法:方取杞菊地黄汤,二至丸等加减,常用药物为生地、杞子、首乌、女贞、旱莲、沙苑、桑椹子、料豆、龟板、鳖甲、或配合酸味补肝,如五味子、木瓜、枣仁、或参用甘润以调肝,如大枣、蜂蜜、饴糖、或采用清金滋水以涵肝如南北沙参、天麦冬、玉竹等。维上述药品、偏于滋腻,如中土不健,用之宜慎,或配合健脾盖气之品。

6、活血化瘀法:常用药物为丹参、桃仁、泽兰、益母草、茺蔚子、赤芍,按丹参功同四物,能化瘀生新,降而行血,血热而滞者最宜。桃行能行血化瘀,性平而润,能破肝络之瘀滞而润肠燥,如肝血瘀结而燥热者,用之最宜。又如红花虽亦入心肝两经而能化瘀活血,但性偏温燥,肝热血瘀者不宜。泽兰为妇科要药,能散肝脾之郁结,入经络而分消,对肝肿而血滞者,可以移用。

此外,如低热不清者,常用银柴胡、青蒿、功劳叶、白薇、地骨皮以清虚热,如少寐多梦,心悸神恐,常用茯神、枣仁、夜交屯、准小麦、磁石、龙齿以宁心安神:如肝脾肿大不消,常用夏枯草、连翘、海藻、昆布、蒲公英、牡蛎等软坚消结。如肝气亢逆,噫气胸闷常用旋覆花、代赭石降气镇逆,本草论旋覆花有下气利水软坚之功,代赭石有入肝补血凉血之用。肝病在慢性阶段,每由肝血不足,以致肝气上逆,噫气频作,心胸悸动,于养血柔肝之中,参用旋覆代赭二味,能降逆气而不伤正气,每获良效。

相关文章

  • 正斋医稿(18)

    下面再来归纳王老治肝病的法则和方药。 1、泄热解毒法:分为“苦泄”和“清泄”两种法则,如湿热较盛者,应用"苦泄“,...

  • 王斋医稿(1)

    近日,喜获昆山名医王正公手稿《王斋医稿》甚是欢喜,每日边敲打,边学习,颇为有趣。 正斋医稿 前言 余家世居江苏昆山...

  • 正斋医稿(8)

    临床所见,哮喘病青少年与中老年患者以芷象学说来辨证,青少年以肺经证候为主,很少及肾,一般预后较佳,易于根治;中老...

  • 正斋医稿(9)

    宣肺透邪治疗青少年哮喘的体会 哮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大部分患者在青少年或幼年即得如未能根治,每影响终身健康,多年来...

  • 正斋医稿(10)

    二、治疗原则 本病在急性发作期,以宣肺透邪为主,佐以祛痰降气,辩证属于风寒者,给予辛温宣透,常用三柪汤、止咳散为基...

  • 正斋医稿(6)

    其症须与卒中相鉴别。正如张石顽氏说:“中暑卒倒如中风者,为喘乏而无痰,口眼不歪斜,若中风卒倒必痰声涌塞于喉中,甚则...

  • 正斋医稿(20)

    应用清肝汤治疗迁慢肝炎的经验 上海市第八届西学中研究生班 蔡沛源整理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正公,善以伤...

  • 正斋医稿(7)

    四、暑必伤气耗津,而多传变 暑令炎热,感而病者多正气先虚,既病之后,汗多而津液耗伤,气津蓋虚,故王氏立清暑益气法以...

  • 正斋医稿(11)

    论肺痨证治 一、引言 在古代方书里,肺痨病往往包括在虚痨门内。后世将虚损与痨瘵分开;前者泛指一般虚弱,范围较广,但...

  • 正斋医稿(15)

    慢性泄泻的防治 慢性泄泻,又称久泻,是临床常见疾病。本病患者大多脾胃中气素质,复感时邪,加之饮食不节,或肝气抑郁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斋医稿(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ls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