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实验中学参加了青年教师赛课。
自己第二个上场,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没有讲完。
感:
本次赛课活动,很有感触。
如下:
1、自己方面:
对自己的这个结果,自己觉得是能接受的,正如爱妃讲:别的老师都试讲了好多遍了,你自己直接讲,讲成这样也是情理之中。
我自己其实最大的感受是:习惯如影,一切随行。
比如我拖延的习惯,思想的拖延蔓延到了讲课的拖拉,入戏不深。
自己客观上是有时间准备的,
教研室提前一周给了课题,发了群了。
爱妃也在上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回来宝宝姥姥家,让我安心备课。
教研活动的时候刘珊珊老师还提供了以前老师的教案,
韩惠茹老师还给了潍坊赛课老师的课件和学习照片,
赵玲老师还说好可以用她的班级试讲……
自己以为花在这个活动的时间也很多,
写出来自己可能不信:
周六(12月1日)晚睡了5个小时,
周日(12月2日)晚睡了4个小时,
周一(12月3日)晚上11点半 睡的,
定的第二天4点的闹钟,4点20起来的,
周二(12月4日)晚上几乎是通宵……
结果可能让人大跌眼镜:
自己的上课用的学案是昨天下午第三课才弄好,
因为再不弄好,今天就印不出来了。
而ppt是昨晚几乎是今天早上5点多才算结束。。。。。
通知安排7点45到,我7点52才到,
最主要的是:今天讲课没有讲完。
时间都去哪儿了?
2、参赛教师:
今天上午讲的另外三位老师都很优秀。
第一节一中慈海的胡梅老师,
讲课流畅,
板书美观,
节奏紧凑,
讲练结合,
跟我形成了天壤之别。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
胡老师,很有爱心,
不但无私的借给我翻页笔,
还主动到办公室借了暖水瓶,
且给每位老师倒了水。
第三节来自相州初中的曲昌老师,
曲老师让我我印象深刻。
其授课最大的优点是: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整节课下来,
上课效率高,
学生气氛活跃。
特别是在上台展示环节,
有四名同学登上讲台争当天气预报员。
期中一名同学还是脱稿。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学生素质因素之外,
曲老师首先以身示范了一遍天气预报播音员,
其次,曲老师设计的学案和授课思路,与学生的学情紧密结合,
前面输入的内容全部都是朝着登台展示这一输出服务的。
这体现了教学上的“以始为终”。
最后还用知识树的形式进行了知识梳理。
听完课后,我在备课本上写下了这段话: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好的一面的欲望,只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舞台。
课都是那堂课,关键是如何讲。
第四节讲的是来自明德的李海秀老师。
李老师一上课,
那口标准流利的发音就把我给折服了,
制作的课件,精美细致,特别是结合诸城当地的预报和图片跟能拉近学生的距离。
在学生的多层次教学方面,李老师的实现的也很好,
将知识制定了最高标准和最低要求,分成ABCD四个档次。
这也给基础弱的同学以表现机会。
听完上午的课,脑中浮现四个字:天外有天。
思:
时间去哪儿了?
1、效率不高,白白溜走了。
时间观念差。
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懒惰。
看着坐在桌边,只是时间花了,但是没有成果。
2、焦虑。
关注的东西太多,
孟子曰: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备课的时候,
听个音乐,看会儿闲书,
有个微信消息看一看。
页面弹出个窗口,瞅一瞅。
临时有个小活,先干一干。
没做完,自责,再干点,轻松,自责!进入恶性循环!
开了好多头,但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成果。
正如吴军老师所说,人生不在于开了多少头,而在于有多少成果。
3、拖延邋遢
思想上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消极观念。
4、有自大狂的倾向。
心里想:这事爷就是不不愿意干,愿意干的话,我也能干好的妄念!
啥叫愿意干?
目前就是被逼的居多,自己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三位老师,之所以讲得好,不是天生的,她们的背后有深厚的积累和付出!
谢谢你们,刺激了我的镜像神经元。
行:
1、先完成,后完美。
摈弃完美主义心态。
2、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一心不能二用。
3、养成良好习惯,
a先从早睡早起做起。
之前日更,今天29天,但不规律,偏晚!
明天开始早晨日更!
b上课记录时间
c 凡事要考虑长远。
不耍小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