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与自然相处,与花草,与大漠,与酷日,与皓月晨星,与山川水木相伴,远离人群,就远离了太多烦恼。
虽然,但人群是生养自我之根,最后还是要回到人群里去。只是若是这人群少些浮乱,多些质朴,那更好了。
一直想去大漠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亲眼相见,或许更有不同触动。在广阔的大漠中,前路茫茫苍黄,唯见沙丘起伏,一人一驼慢慢走着,似乎有种令人心开的勉强用“孤独”形容的快乐。
其实最喜欢的是在广漠里看宇宙星空。曾经看过一个图片,是在沙漠里拍星空的图片,太美了,令我一直神往。沙漠里没有人造光,星空应该更能显露出身形,宇宙深青色浩瀚无边,而自己却那么渺小,渺小如尘沙。
宇宙太美了,一切都太美了。自己如一只小小的蝼蚁,在宇宙自然的包容之下,在这广阔浑润的气息中遨游,周围除了一驼无他。我静静地沉浸在这巨大的欢乐中,忽的流下泪来。
流泪不是因为什么,或许只是一种感动,或许只是莫名。巨大的欢乐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欢乐,至乐无乐,所有的只不过是一种平实的安心。
夜渐渐深了,风声嘶鸣,如果沙漠没有那么寒冷,或许我会选择静静地望着夜空一宿。围着驼扎了帐篷,临睡前还不忘恋恋的看着夜空,睡梦里怕是会笑出声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书读的不多,文盲一个,路也行的不多,大都匆匆而过,哪里曾放下过心头包裹细细品味这一切呢?
从荒漠到戈壁,渐到有人烟之处。拉着驼走来,融入了这十几人几十驼的驼队。这是些拉货的驼,人们靠驼拉送些东西赚些钱财补贴家用。我拉着驼走来,他们朝我笑笑,我就融入其中,看样子我或许本是他们中的一员。
驼队是向另一个方向走去的,看来是去送货的。队伍稀稀拉拉的保持一定距离,一条直线拉开。驼不是用来骑的,大家都手拉着缰绳,引导着方向。这方面我也算熟悉了,跟在驼队尾,看着前进的驼和人们,会心一笑不言。
从广大的自然中回归,终与人文接轨。耳畔仍有拉驼人的谈笑声,看来此去不远,人们都不觉什么。驼铃阵阵,我看着周围的一切,朴素依旧,或许较之城市过于荒凉穷困,却觉得这才是真实。
拉驼的汉子,人们的笑容,以及风声脉动,比之城市那般空中楼阁,更有大地的厚重坚韧。
我未曾去过大漠,也不曾与驼而伴,未曾去过很多地方,不曾接触到那些根本。我所知的一些多是从书本上得来,所以只能想想自己去大漠如何如何。其实去的话肯定比文中所言艰难困苦的多,但收获也或许是大的多。这是不可否认的。
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单说种地,家里老人都晓得,就我不晓得,也是丢了农村人的脸面,竟然连根本都舍弃了。我们山东经济也好一些了,物质水平提高了,人们就坐不住了,所以很多地方的文化气息就淡了,被岁月沉淀打磨的老物件被丢弃,老房子被推倒重筑,哪里还有真正留有岁月味道的地方呢?偶尔瞥见一处,就已然开心不已了。
所以想写点文章给自己看,只是过去的记忆模糊,自己又不愿费脑子去想,只是想随着感觉走,把过往的一切及未来的一切都记载下来,写出一本给自己的书。
只是没有坚实生活基础的我,不通百工不务农事的我,如何有此本领写的出岁月的味道呢?或许以后终究去一处归藏,但现在却还要在人群中流浪。城市的森林遍布大地,人群心思也杂乱的紧,如动物般各自寻觅自己的猎物,或独行,或聚众而行。何时森林能回复安泰,清晨第一缕曙光初醒?
不敢多言,只是有时见到那个拉驼上路的我,耳畔伴有驼铃浅唱低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