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从它断脐到出生后28天,这段时间为新生儿,这个时期的宝宝抵抗力,反应等等方面是具有自己特色的,新手妈妈,一定不容忽视哦,与你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新生的宝宝抵抗力低,容易发生不适,新手爸爸妈妈们,就应该多了解一些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知识,从而在宝宝患病时能够从容应付。
一、黄疸
宝宝出生后,皮肤白白嫩嫩的,一切都正常,看着非常可爱的孩子。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黄了,变得像个黄黄的老头,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时候大多数爸爸妈妈就会很担心,一下视觉上的冲击,很难接受自己孩子会变得如此难看,这就是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供给营养,他生长发育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也由妈妈的脏器帮助排泄出来,胎儿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就是这样由妈妈的肝脏帮助转化排泄的。所以宝宝出生时并没有黄疸。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脱离了联系,他的一切新陈代谢产物也就由自己来处理了。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要经过肝脏转化一下,才能从体内排泄出去。而这时新生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胆红素就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排泄到体外,多余的没有经过肝脏处理的间接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现出黄疸。随着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新生儿黄疸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黄疸就会退尽。
一般在住院期间,医生都会每天监测黄疸指数,根据宝宝出生天数与黄道指数,观察宝宝黄疸情况,如果变化过快,说明宝宝体内毒素很多,这种病理性黄疸,是需要住院治疗的,并不是家里老人说的,观察以及吃一点处方药物就可以解决的,最怕的就是,父母并不知道严重性,而拖延了孩子的治疗时间,这样的一种黄疸,也是一种不可逆的,一旦完成了危害,便不可收拾。
二、便秘
新生儿每天应该有四至五次大便,但新生儿如吃母乳或特别配制的奶粉,可能次数会略少,要注意大便的形状,正常大便应是软性的。便秘是指没有大便,或次数忽然减少很多。同时,大便变得很硬,排便时困难,以致婴儿哭啼。这时不妨先给些果汁或者把奶调得稀些,如果便秘情况不改善,应该带婴儿去看医生。灌肠次数太多是危险的,会让婴儿养成依赖性,非要灌肠才排便,所以这方面还是听医生的指示去做较安全。
三、吐奶
吐奶,新生儿吃完奶后,常常会吐出一些奶,他并不是生病,只是在吸奶时连带吸入了空气,在吃完奶后把空气吐出来,使得奶也跟着吐出。预防方法是,不要让宝宝吸奶吸得太快,而且在吃奶后中途让宝宝有机会排出胃内的空气。当他吃完奶后,不要马上将他放回小床,而应该抱起他,让他把头伏在你的肩或膝上一会儿,轻轻由下向上抚扫他的背部,使空气排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拍嗝,但是常常宝宝是拍不出嗝的,这时候,新手爸妈们,尽量多拍一会儿,少量多餐的喂宝宝,除非必要添加除母乳之外的任何东西之外,尽可能的母乳喂养。
四、呕吐
当婴儿吃得过量,可能将部份或全部的奶都吐出来,这是无碍的。如果发生呕吐现象,应立即停止喂奶。在喂奶粉间隙,应每天给他喂几次少量的温开水。若呕吐不止,就应就近医院,及时就医。
新生儿很脆弱,一个新生命的出现,需要生活,它需要去适应,爸爸妈妈们需要去学习引导,做最棒的自己,成为孩子心中最棒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