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刚一年,本来也生活自理能力强(这绝对不是夸奖的话,有人相伴,谁想女汉纸。哈哈)
但是这一年里看到自己有变好的可能,感谢大都市的压力?我也不知道,可能吧。
每天朝九晚六,偶尔抱怨抱怨工作,但大多数还是满意的,成年人学会自寻欢乐很重要。
因为一个人在这里,不能轻易向父母伸手,倔犟的不想退缩,每天的生活时间出奇的一致,自己形容为苦行僧般的生活。
6:30起床,7点出门;晚上8:30左右到家,半小时做饭时间(明天的饭)放好到冰箱,9点开始开始健身,或者9点左右,取决于做饭的时间;10:30结束或10:40,抠手机到十一点;11:30上床,拿起床头书,十二点左右睡觉。
每天循环往复,厌倦吗?习惯了就好,比如健身,习惯了还不能不练了。
为了更好的在这里生活,必须学习,必须丰满自己的羽翼。
地铁上的一个多小时用来背单词和码字。风花雪月的小说都是在地铁上码的。事实上,地铁上看书、背单词的人不在少数,我看着他们每个人都不轻松的面容,我觉得自己也没什么。而且,自认为过的很满足。
这样的生活维持三两个月,就能一年坚持下来,健身,让我保持健康的体魄,脸色变好看(健身能驻颜可能是真的)还有解乏。
做饭是乐趣,节省开支又健康,每个月富余的钱做理财,不乱买东西,只买需要的,只买贵的。因为质感好能用好久,比如衣服,这是女生不可避免的,重在质不在量。
不算精打细算的人,但会控制自己花钱的速度,无论怎么花,该存留的绝对不动。
虽然偶尔也会想要去玩一玩夜晚的大都市,但玩过一次又觉得索然无味。但是该去的地方也让自己全都去过了,即使将来有一天要走,也没有哪里留遗憾。
终于在这一年里,有了点长进,不是别的,就是自制力。
忘了说,保持阅读也很重要,读闲书,看专业备考书不耽误。不知道有什么变化,也许读书会变好看吧,精神面貌是多方面造就的不是?
认真开心的生活,有点专注而享受的事情,这是抵抗现世惶恐,也增添解锁其他属性的可能。
这就是我的北京生活,仅个人。一无所有,依然保有热情和信心(也许不是信心吧,是不害怕而已。)
当一个乐观主义者吧。
我是乐观主义者,我认为这也很重要。如果这篇要写能写成,为了房租,为了生活根本不敢乱花一分钱。各种恐慌和焦虑,但这并不能缓解什么,相反,掌控你的生活才好,才充实。而且,我认为自己不拮据。
那就顺便再推荐一本书好了:《理性乐观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