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人生就没有了方向。
石嫣人大女博士、清华博士后,选择农业创业当农民,从“五谷不分”的都市女成为拥有200多亩地的庄稼人,而且年入800万。
石嫣创业成功案例不仅说明教育投资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她创立的“分享收获”农场获益也为农民挽回了尊严。
石嫣农业梦想旅程,应该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时开启的。研二时,石嫣赴美国农场深入交流,在经历了美国半年的农民生活。
就在这半年里,石嫣不仅学会了浇水、耕地、播种,还学会了开拖拉机,这一切努力付出都坚定了她未来职业的选择。
梦想照亮了未来的路。
从美国回来后,石嫣开始了第一个创业项目——“小毛驴市场公园”,并成功实现了盈利。
但石嫣梦想着属于自己的农场。于是她在北京郊区租地350亩开设”分享收获”农场,有着第一次创业经验借鉴,农场规模不仅扩张,石嫣的年收入更是猛涨到800万!
与之相反,复旦毕业40岁博士年收入仅8.2万元也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5月21日,贵州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激动得对着媒体诉苦,疾控人才因为待遇而流失严重。
不可否认,在投资中教育事最稳健的投资。从小学一直到博士,而教育投资是需要回报的,然而这个有周期,需要等待,一旦有了回报,可以是长久持续不断的。博士留不住不排除个人回报得不到满足,或者说投资收益心里差距太大。毕竟,40岁博士年入8.2万元确实少得可怜。
然而,除此之外呢?贵州疾控给我们的博士提供了什么舞台呢?还有什么可以实现梦想的机会?除了要求待遇,疾控中心也应该反思自己提供了什么,解决了什么?
没有梦想,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必然心无所归宿。当年能够引进博士肯定是描绘了美好的未来,未来是否兑现也应该反思。
“知识改变了命运”。其实,最根本的改变是我们的思想,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究竟要做什么。
清华学霸放弃保研,新身份被网友狂赞...
近日,一则“清华学霸放弃保研成为女特种兵”的消息冲上热搜,她为什么能够获得网友的狂赞?
一个女孩子,从娇滴滴的清华学霸到通信兵,又经历多少艰难刻苦的训练,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兵,是梦想指引她冲破重重困难,是坚毅的精神震撼了网友。
一辈子,总要为梦想拼搏一次。亮出梦想,照亮前行的方向,确定的目标,跪着也要走完。人生没有幸运,幸运和不幸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努力就是幸运的助推。
没有未来不可以抵达。只要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