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时做自己的旁观者

随时做自己的旁观者

作者: DanYi2017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02:15 被阅读0次

 昨晚一母亲留下遗书(附全文)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跳楼自杀 只因家庭问题和遭遇家暴

读产后妈妈抑郁带孩子跳楼死亡有感

——“我说过,如果离开,我会净身出户。只是我带给你的,我都要收回,就是孩子。”

她以这样的赌气和决绝,选择了她和两个孩子的死亡,一个不满3岁,一个几个月。

死者为大。

讨论这件事,各种假设和评论,对于她和孩子,没有意义了。仅有的意义在于,对于生的人,我们可以从这场悲剧中,学到点什么。


跳出自己的画像,做自己的旁观者

在外人看来,这位母亲的选择,无论如何,也万万用不着走那一步。

这位母亲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牺牲了那么多,隐忍了那么多,到头来,得到的是被揪着头发推倒在地的家暴。人生第一次被人这样粗暴的对待。这是奇耻大辱。这是自己退无可退的底线!

自己现在这样的家庭,在外人看来,怎么着都是让人羡慕的。有不错的家境,有一个能挣钱还能偶尔关心自己成熟稳重的老公,有一对不会明里为难苛责的公婆,有一个爱自己的父亲,有一个时时为自己分忧的母亲,还有那么可爱的一对宝宝,住有160坪房,行有代步车,不用早出晚归看上司脸色处同事关系受客户冷眼……似乎这每一样,都是旁人需要拼智慧、拼勤奋、拼隐忍甚至拼人品才能争取得来的。所有如果这位母亲抱怨、倾诉,也不会有人真正听得进去,不会真心替她不值。这样一些潜在的看法,加重了她自己有苦说不出的悲凉。

很多时候,我们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一个角色里,这个角色基于现实,但又不完全是现实,这个角色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画像,我们困在那个画像里,就像墙上的壁画一样,栩栩如生却又只能是“如生”,而不是“真正的生”。沉浸在一个角色里的时候,任旁边的人如何劝慰,都会有一种“你们根本不懂我,根本不了解我现在正在经历什么,根本不知道某件事、某个人甚至某个表情和叹息对我的意义……此时此刻,我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但是,如果我们过了那个时候来看,或者当时只需要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审视,很大可能,我们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我们如果跳出自己所在的环境,跳出自己正经历着的情绪,跳出自己的画像,观察自己,了解环境、情绪、感受这些东西的由来,问自己,这些东西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扭转?这是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遇到问题,花钱找专业的人帮你解决

能想象,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在认为自己被逼到什么样的地步时,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她怀孕开始,辞掉工作,专心待产。生孩子时,历经磨难。产后没有得到老公足够的温暖和支持,没有得到公婆体贴的帮衬,没有得到母亲的情绪支撑,这一件事叠一件事,让她的产后抑郁越陷越深。产后抑郁,没有(没找)渠道疏通自己的情绪,没有找到合适的朋友倾诉吐槽,没有求助专业的婚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任由更深的难受滋生。

产后抑郁确实是一种病。你不忍苛责一个难受的病人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好的决定。就像一个发了高烧的孩子,此时,她只知道,我很难受,难受的快死了。我无法考虑我的哭泣和翻腾,会给旁边的人带来的不便。甚至我如果伤害自己,也是想停止这种难受。我无法考虑到我伤害自己时,亲人的难受。这位母亲选择这种方式结束自己和孩子的全部生命历程,她认为在结束自己和孩子的痛苦。

她第一次遭受家暴,把事情定级在了无可挽回的程度。如果能及时找到心理医生,如果能找到婚姻咨询师,如果能找到除开那个一直让她大度大气的母亲之外的其他人求助,就都有机会避免这场悲剧。

不要假装大气,及时沟通不满,有效扼杀积怨

这个当事人定义自己以前也是个乐观大大咧咧的人。从她对自己和对家境的轻描淡写(跟老公家境相当),可以推出,她以前的乐观和大大咧咧,可能是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下养成的,没有经历多少不顺的事情来磨炼。如果能一直不被生活磨炼,倒是件幸事。但事与愿违往往是大概率事件。她遇到了让她无法大大咧咧的人和事,无法不在乎的人和事。所以人家说真正的热爱生活,不是你整天不管不顾的乐呵,而是你看过经历过世态炎凉后,还是没有灰心丧气,那时候你再来说自己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她的妈妈,在她一次一次的表达难受时,居然一直在教导她大度隐忍。这种做法,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劝慰方法,甚至可以推断,她的妈妈一直在身体力行的当着一个错误的范本。从文章末尾她对她爸爸的呼唤(爸爸,你不要再只想自己了,你有多爱我,就请你那么爱妈妈吧)看来,也许,她妈妈也长期过着一些自我宽慰的日子,在被爸爸不那么好的对待时,跟自己说要大度容忍,这种日子持续了几十年,她妈妈似乎也没改变,也没有准备结束。

这种表面平和内里委屈毛病一大堆的家庭生活,在子女看来,应该算是另一种没有希望的日子。她不愿再过那样的日子。她认为自己的妈妈值得更好的对待。但是妈妈没有反抗,爸爸没有反思。为什么没有?就是这种大度大气容忍!就是这种没有生机缺乏沟通和诉说的鸿沟!所以她要选择一种和原生家庭不一样的过法,她再也不要大气,再也不要容忍。最后她用了自认为最能伤害对方的方法,狠狠地惩罚和对抗,表明自己的立场。

所以,

不要假装大度大气,也不要轻易教别人大度大气。

不要假装隐忍没事说我可以,也不要轻易劝慰别人说隐忍会带来好的结果。

婚姻是个坑,入坑不可怕,怕的是和坑杠上

时常想着婚姻是个极恐怖的事情。侧卧枕旁,就是你放下全部戒备准备相守一生的人。你的所有软肋都暴露给了他,甚至他就是你最大的软肋。曾经经历一个悲伤事情的时候,有个阿姨提了一句:两个人过日子,很多磕磕碰碰,大大小小。有时候一天之内你都恨不得掐死对方十次,更不要说一年,一辈子……这固然是相处时候的执念,不是生活的全部,可是,我们每天看到和经历的很多事情,就是执念对执念,错误重错误。婚前的不拘小节,婚后会被吐槽为随意懒散。婚前的成熟稳重,婚后会被嫌弃复杂事逼。

经常在去参加婚礼的时候,大脑知道要满怀祝福,满心欢喜。但心里有一个小小的角落,却始终有一丝丝无法抑制的悲伤,觉得这是个大坑,又有一对人跳进去了。从此,就在这个坑里,过着相爱相恨相杀的日子,结束这种日子,或绵延久远,或短平轻快。

这个悲剧呈现的是一种三观不合、生活习性差异大、自我要求不一样的婚姻。如果在婚姻里感受到这种状态,真的不要一直无底线将就啊。

孩子不是工具,不是财产,更不是全部

父母基于爱情,基于冲动,基于交代,基于责任,甚至基于看似无选择,把孩子带到世界。然后基于愤怒、绝望,又把孩子带离世界。孩子何其无辜,就这样无法选择的被生下来,又这样无法选择的被带着死去。如果父母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筹码、报复工具、假想受害者或者自己的全部,那么此类悲剧可避免。

自己的根基要自己打好

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除了你父母、儿女、爱人情感支撑的其他根基。把自己的幸福和安心委托在别人手里,不管这个人此时此刻再亲近,在你想去兑换这份幸福和安心的时候,可能都会遥不可及。

警惕和平粉饰的悲剧

平常看婚姻出现问题的文章很多,但都是看过就过。今天这篇文章,这个悲剧,让人心里特别难受。因为这种悲剧没有预兆性,也就没有预防性。它不像那种整天喊打喊杀的怨偶,他们出事可预防性大,参照意义也大。反而是这种在旁人看来一切都还好的情况下,和平粉饰的悲剧,让人更难呼吸。

随时做自己的旁观者,不被伤害带偏了路,不被和平蒙蔽了眼。

相关文章

  • 随时做自己的旁观者

    昨晚一母亲留下遗书(附全文)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跳楼自杀 只因家庭问题和遭遇家暴 读产后妈妈抑郁带孩子跳楼死亡有感 ...

  • 做自己的旁观者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贺涵讲了很多金句。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人生是一场修行,而要修的是我们认为那些很困...

  • 做自己的旁观者

    近日,一好友在群里抱怨:“儿子上幼儿园已经快一个月了,还天天哭,有时候我真怀疑,是不是我有问题。” 我们异口同声的...

  • 做自己的旁观者

    看全市最美教师排行榜,自己远远落在最后,我的心如此波澜不惊。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原本并不看重这件事的结果,只管把...

  • 做自己的旁观者

    今天听《冬吴同学会(二)No87做自己的旁观者》,略有感触。 吴伯凡老师反复强调一个概念,就人会说两次谎。 第一次...

  • 做自己的旁观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生这场局,一个人若是深陷其中,定然难以自拔。对于其中的恩怨得失,也就很难洒脱。 “寄蜉蝣...

  • 做自己的旁观者

    最近几天发现自己有些懈怠了,情绪有些低潮,有点小失落,好像有种无所事实的感觉。 这几天总是熬夜,回想起来却责备自己...

  • 做自己的旁观者

    大多数时候, 我是我丰富的感受, 我是我潮起潮落的情绪, 我是我永不停息的思绪。 有时候, 我可以看到我的感受, ...

  • 做自己的旁观者

    今天做家务的时候听陈果的讲座音频,听到这个观点,忽然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说实话,认识自己真的是特别难的一件事,人...

  • 做自己的旁观者

    人生是一座山,人生是一趟水,人生是无尽风浪。 若想笑对人生,那要享受爬山,享受趟水,享受乘风破浪,享受当下。 在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时做自己的旁观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ck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