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他曾经做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如果做某项目有多种方法,在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就一定有人会按着这种方法去做。
在50年代初期,墨菲和他的上司少校参加美国空军进行的火箭减速超重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项目需要把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2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了错误的位置。

用更简单的话来阐释墨菲定律就是: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例如由于机务维修人员更换了不合适的螺钉,导致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在起飞几分钟之后机长侧风挡玻璃被吹飞,机长被吸出机外,险些导致机毁人亡。
例如由于医生没有对手术部位进行检查,护士没有对手术使用的工具进行核实,手术工具遗留在患者体内长达几年。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生活中的墨菲定律也无处不在,例如:
怕什么,来什么
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公交车等了很久都没来,你刚走公交车就来了。
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奶油蛋糕落地,一定是有奶油的那面朝下。
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平时都没电话,一洗澡就有人来电。
每次下雨不拿伞,拿伞的时候不下雨。
买完东西就打折。
一洗车就下雨。
……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
首先要正确认识墨菲定律,对待这个定律,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会发生,那么,安全管理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认为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的,那么安全管理就要时刻提高警觉,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后者。根据墨菲定律可得到如下两点启示:
一、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作业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

二、安全管理需要警钟长鸣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