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整个语音内容,是从昨天到今天。
先来谈谈收获吧。
我自己以前付费参加过很多课程,因为时间关系都是采取的一对一,许多课程的费用并不便宜,但是很多老师上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好像都是我知道的,只是从他嘴里重新讲出来。然后再为了安慰一下自己的花费,告诉自己多一个体验。诚然,我参加这次写作营有部分的心态也是这样。但是有两点改变了我的想法。
首先是群里大家的热情互动,其实昨天有提到,就是让我感觉很有能量,很有生命力,生命力是个好东西。记得前几天和好朋友约会,期间她一直劝说我不要放弃掉我之前的行业,但是她犹豫的瞬间是说了一句话:算了,我都不能看到你对这个行业眼里的光了。因为是大家那么热切的互动,还有写作团队的积极回应,仿佛让我也有了生气,有时候甚至我会感觉特别紧张,比如很多人已经完成了日更,我才刚刚听完昨天砍柴老师的加餐课。
改变我想法的第二点突然从天而降的小群,当我被@j加入一班群的时候,我都蒙了,这什么呀,就这点学费,整个大群就60多人也不算多啊,还分班搞精细管理,我真的惊呆了,更让我惊呆的是一个老师分享改学员的一篇文章改了30遍,疯了吧,我想,赚了吧,遇到这样的写作群,遇到这样的老师。
接着说回今天的正题,听课感想。
不是想象中的给我们一本葵花宝典,不是想象中各种花里胡哨的广宣,有的是一个人一群人把这件事做成了的过程分享,有的是倾注了感情的走心分享。在我看来老师主要讲的重点是心态,你带着怎样的心态,在做写作这件事。
思维的转换
我才知道,原来听了这么久的“头条”也是一个协作平台,而且平台的受众很多还是中学生,感谢补充这个知识点了。在简书可以创作有些的作者,不能到其他平台同样优质的产出,首先要做的是思维的转换,就是老师讲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话听起来很接地气,却也无力反驳。
不能闭门造车
就像学习任何技能一样,自己摸索,除非是天才,但事实证明大多人人并不是,走出去跟别人的交流,换个角度看世界,或者会有新的灵感和感悟,一个人也许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很远。
知行合一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最远的距离是明明知道却做不到,比如我明明说了要坚持不缺课,结果第一次就没做到,可想行动是多么困难。还好Better late than never,很快我就原谅自己了,已经安排学习,现在正在行动。
整节课下来,感觉很有层次和条理,我觉得让更多喜欢写作的人或者是希望通过写作变现的人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付出热情,辛勤耕耘,踏实积累,笃定坚持后能够达到的未来,是写作爱好者想要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