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见黄泉不见娘

不见黄泉不见娘

作者: 梅香书宛 | 来源:发表于2016-09-30 09:03 被阅读40次

春秋时期,有个诸侯国叫郑国,郑国有个诸侯叫寤生,也就是郑庄公。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怎么起这么难听的名子呢?我倒是听说有人下地干活,突然感觉自己要生孩子了,就赶紧往家跑,结果还是没来得及,在路上就把孩子给生下来了,后来也是为了纪念一下,就给孩子起名叫路生,也有下雨天生的叫雨生,那也总比叫难产好听啊!

到底是什么原因才给他起这么难听的名字呢?原来郑庄公的母亲在生她的时候难产,估计吃了一些亏,受了一些罪,因此就特别讨厌这个孩子,不仅给他起了个难听的名字,后来也不疼爱他,甚至于还想谋害他。我作为一个母亲,对这一点是很不理解的。母亲生孩子时,疼痛是难免的,尤其是生第一个孩子,一般都比较难一些,这本是正常的生活常识,难道就因为这些就讨厌自己的孩子了吗?可见这位母亲本不是一个心善的人,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惯了,吃不得一点亏。不过后来,这位母亲又生了一个儿子,这回没吃什么亏,因此她就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可她却没想到由于她的偏爱,却断送了小儿子的性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事情是这样子的,接照中国当时的继承制度,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郑庄公是老大,因此他就继承了他爸的位子,做了郑国的国君,他的弟弟呢,也是按照当时的分封制,获得了一座很大的城池。在他动身去封地的时候,这位糊涂的母亲告诉他:“你要好好壮大自己的势力,将来有一天,我们里应外合,打败你哥哥,你来当国君。”

后来,小儿子在母亲的怂恿下,做事越来越不着调。这其间也有人到郑庄公面前告他的状,郑庄公呢,不但不管,还每次都替弟弟说好话。直到有一天,他的母亲和他的弟弟真的里应外合要谋反,不过这一切都在郑庄公的掌控之中,郑庄公一举拿下了弟弟的判军,可怜的弟弟兵败后自杀。郑庄公成功地收拾了弟弟,同时也对母亲恨之入骨,说了句:“不到黄泉,再也不跟母亲见面了。”“到黄泉”就是死的意思,也就是说,郑庄公只要活着,就一辈子都不见他的母亲。

可是,国君是要以孝治天下的呀,这是从舜那儿传下来的。郑庄公老是不见母亲,就面临着强大的舆论压力,内心也感到不安,但是见吧,自己又发过誓,中国人讲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话要算话,尤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更是得一言九鼎。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有个聪明人替郑庄公出了个主意,他们派人挖了个地道,在地道里引入了一些地下水,也就是“黄泉”,让郑庄公和他妈蹚着地下水,在地道里见了面。这母子俩也都是演技派,假惺惺地抱头痛哭,又假惺惺地一起坐着马车,在大街上逛了好几圈,才慢慢地回到宫里,这作秀作的,从地下就作到地上。

我听说古代的帝王都特别爱玩帝王之术,也就是做事情特别有心计,喜欢玩心眼。这些帝王要想对付一个人,往往采取三种方式:“棒杀”,直接下狱论罪,像汉武帝处罚司马迁那样;“默杀”,不重用你,让你英雄无用武之地,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都遭遇过这样的命运,比如说屈原;“捧杀”,先是放纵不管,等你胆子越来越大,范了大错,再把你一网打尽,就像郑庄公对他弟弟这样。

你是怎么看这母子三人的呢?

相关文章

  • 不见黄泉不见娘

    春秋时期,有个诸侯国叫郑国,郑国有个诸侯叫寤生,也就是郑庄公。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怎么起这么难听的名子呢?我倒是听...

  • 囹圄黄泉,花叶不见

  • “黄泉见母”的参谋艺术

    “黄泉见母”的参谋艺术 “黄泉见母”这一典故源自《左传》,提出并化解“不见黄泉不见母”之方案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颍...

  • 2020-12-12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思愁恋

    奈何桥下黄泉水, 不见青丝宁为鬼。 望乡台上鬼见愁, 不见锦城心中楼。 彼...

  • 一个轮回的对视

    人在阳间的寿命结束之后,是要到黄泉路报道的。相传黄泉路上开满了彼岸花,彼岸花只见花不见叶,花叶生生两不见。 彼岸花...

  • 意相逢(二)阴间

    “相传人死后会到黄泉地府,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

  • 君不见(修改版)

    黄泉花开出黄泉 叶落花开几世缘 谁说情人长相伴 奈何桥头俩不见 女主念白: 我...

  • 娇媚彼岸花——不知夜伤

    花开不见叶, 叶落花骨寒, 碧落黄泉路, 生生不相见。

  • 2020-05-02每天三百字之牡丹亭

    故事梗概:丽娘春游园,春色使人眠,梦中见帅哥,恩爱何缱绻。醒来不见郎,抑郁赴黄泉。托梦与郎知,柳生遂开棺,死而又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见黄泉不见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ml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