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尝真正了解爱情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所谓爱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生律动,它的出现须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起有伏,活跃于波折又纯朴的婚姻里。
遇见那对老夫妇的时间,是一个冬日的飘雪夹雨的清晨。因为父母的几天的争吵而离家出走的我,背着熬夜补完的寒假作业,和几包小饼干。迎着五点多的黑漆漆的晨雾悄悄的离开了家。
遇见的这对老夫妇,其实是上学路上必经的一处出租屋的爷爷奶奶。靠着窗口的我,每天都能透过走廊,一眼望去————爷爷奶奶每天的晨起活动。因为家庭的原因,初中生的我,常常厌学而逃早操,经常偷偷趁早操时倒垃圾的空闲,偷溜到出租屋旁边的汤粉店,发呆看别人的生活日常,一坐就坐到早操后。
当时的自己可能是想在远离学校和父母的地方,找到别人日常生活中可以让我觉得放松的事物吧。但是这样逃离的我却也没有觉得自己得到了救赎。我发现,那对老夫妇们也是经常吵架,不为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为什么没有把脸盆里的毛巾拿起来?”“为什么不记得把昨天的衣服换了”之类的,然后从埋怨到小吵,再到互相怄气,甚至也会大吵到用力关门…
那时候的我厌恶一切的争吵,厌恶这种与看起来爱情无关的婚姻,厌恶这样的家庭。
坚持离家出走的我,并没有什么经验,所以连出行的手电也没有带。为了防止自己走丢,只能沿着中学附近的中央公园走着。当时的自己好像是委屈到极致,硬是不撑伞迎着细雨和小雪执拗地走着,以为走到底,前面就会出现什么东西,足矣拯救此时此刻的自己。
天边有一丝一丝的光亮透出来时,我看见龙河的河尽头也流过来了一丝一缕的波光粼粼。而我的前方除了一些要开早市的阿伯阿姨,就只看见了一个推在轮椅的老爷爷。
他似乎比假期前还要憔悴,有同学说是因为奶奶得了“阿尔兹海默”,儿子和孙子都没有回来。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记忆力比爷爷还要强的老奶奶,竟然先开始了“忘记”。那么他们的日常是不是会少掉一些争吵的摩擦。
无所事事的自己,与老夫妇隔着一段远远的距离,就这样走着走着。或许我只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找寻一点点父母“和睦”的影子罢了。
老爷爷中途买了两个老面馒头,一个揣在怀里,另外一个给了老奶奶。然后找了一处石凳坐下了 。顺着晨光,划过树叶间,落在爷爷脸上的斑驳。“是真的老了很多呢。”我不禁在心中发出这种感叹。
爷爷并没有开始吃,只是看着奶奶一点点揭开塑料袋,捧着馒头慢慢放进嘴巴…
雾气散了,也没有雨,连水汽也稀少了,只是雪势似乎不想变小。
“这是雪,不能吃!”爷爷的略带埋怨又无奈的哄孩子一样的方言话语传到了我耳朵里。
“恰,恰的的”(“吃,吃的的”)奶奶那熟悉的声音也响起来了。
我在旁边的石凳忍不住有了笑意。
“雪和雨水一样,是看的,但是不干净,不能吃。”爷爷耐心的解释,最终奶奶放弃了把雪接在馒头上入口。
父母曾经和我说过:“我哭我闹的前提,是因为我知道会有人将我揽入怀中,轻轻地温柔地安抚我,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安全,有人关心着我,在意着我…”
我看见了,爷爷故意把馒头拿出来后不扣上大衣被奶奶责骂的样子,分明是快乐的。
我看见了,爷爷说“好几年没有这么冷的雪了,你不记得了”的时候,样子有多落寞。
我也看见了,逐渐忘记的奶奶是怎么用听不清楚的碎碎念责骂爷爷却又一个个为爷爷扣上纽扣的。
我也看见了,奶奶在爷爷说雪的时候,一脸开心的:“雪,雨水,不能吃”,那种求表扬的样子。
最后,那个太阳最终没有高升到头顶的冬日,我放弃了离家出走。
回去我和吵架的爸爸妈妈,讲了“老夫妇”的爱情。或许是我当时的表情太担心,又或者我的眼神很落寞,他们冷战了一上午后又重归于好了。
至今为止,我还是很想念那个离家出走的早餐,和让父母和好的“老夫妇”的故事。我不知道我所讲诉的这个故事,是老夫妇的转折还是我父母的转折,我只是想说:
或许冥冥之中从来没有什么转折,不过是人生起伏的一个展示。只能从父母婚姻之中感受爱情的我,是没有办法真正去理解他们的长久“陪伴和相守”的。
可能,对于老爷爷来说,少了一些争吵反而让他伤心了,他应该更乐意有一个天天念念叨叨的奶奶陪着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