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喜欢初升的太阳?因为它代表着希望!新生儿就像是初升的太阳,延续着生命的希望。小宝宝的出生总是充满着喜悦与祝福。社会的进步也让人们的观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以前儿孙满堂是传宗接代的观念赋予人们的使命,而现在孩子的出生更多的是夫妻爱情的结晶。
之前网络上流行过这么一段话,“我们为什么生孩子?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ta同行一段......”好美的一段话。朋友圈也在纷纷转载,但是现实中是否真的能这么做呢?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只愿陪着孩子走过一段路程?
说实话,这么诗意的文字我读了好多好多遍。然而对谦哥的要求依然没有降低。依然是付出全部的心力教他说话教他自理,我们同行的时候没有问题,但当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还要生活,我不可能不去担心他以后没有我陪伴的路要怎么走?如果有多啦A梦的时光门,我宁愿倒退回去不去生这个孩子,我不用这个生命的存在,也不需要这个生命去体验多美丽或多糟心的世界。

昨天读武志红的《巨婴国》,里面有几段话让我深受启发。
“父母不应把生命的意义放在孩子身上。”
“一代为了下一代而活,下一代又为了下下一代而活。结果,每一代人都没有为自己而活,都没有很好地去创造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很少活出自己的精彩来。于是,一环扣一环,生命的价值在一堆看似高尚的选择中指向终极的虚空。”
“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情,都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孩子就只须承担他一个人的生命重量,而不必承担父母乃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生命重量,也就没那么累。”
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找寻的答案。生孩子的意义也许不光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更是为了更好的自身成长。
对孩子没要求是不可能的。刚出生时我们希望孩子健康,上了学之后我们希望孩子进步,成长过程中我们希望孩子快乐,学习过程中我们希望孩子聪明。就连谦谦我都希望他能适应这个社会更好的生存。
于是我们嘴上说不介意孩子怎么怎么样,仍然会花大把大把的精力金钱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不知不觉间就把孩子摆在了第一位。
之前有个其貌不扬的群众来办业务,一个同事和她聊了半天,看来应该是认识。走了之后,同事才不无羡慕的跟我说,她孩子今年初三,特别厉害,年年都是全年级第一。我跟她取取经。我问她怎么说。同事一脸艳羡的说,这么多年,她为了孩子没有睡过懒觉,操持了孩子所有的家务和课业辅导。为了紧张的学习,让他把所有的兴趣都停了。同事还在检讨自己做的不够。我默默的走开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母亲无疑是伟大的。也许她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学习还会安排的特别充实。可是,看着她的打扮憔悴的面容,我在想当有一天孩子登上了巅峰,不需要她的辅导后,她还剩下什么?
我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谦哥的特殊,去年一年我除了上班,都是围绕着他转。即使有点空闲时间,也是在焦虑孩子以后的生存状态,连做梦都是谦哥怎么怎么了。每天蓬头垢面的上班、下班、带孩子康复、教孩子、发愁、抑郁......我把自己活成了行尸走肉,当然谦哥的情况也没有好转。
直到回娘家被爸爸点醒,爸爸问你是否可以留三分之一的精力给自己。被妈妈弟弟的亲情唤醒,他们说多爱自己一点。我看镜子里的我,完全是一副不认识的摸样了。我把自己彻底抛弃了,活在混混沌沌中,可是我这幅样子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巨婴国》里提到的,我把生命的意义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那么生命的价值在一堆看似高尚的选择中必然指向终极的虚空。我应该活出自我,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谦哥也就只须承担他一个人的生命重量,也就没那么累。我也不用冠冕堂皇的说自己付出了全部的心力为了谦谦,而谦哥没有起色时埋怨指责他。

每个人各司其职,这个关系才最和谐。父母致力于自己的成长,孩子也在努力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我们可以去帮助他规划道路,却不能替他做出选择。我做的所有事情付出的所有精力,都是为了自己的责任感成就感。我只有让自己优秀起来,才能做孩子的榜样。这样想,就不会总是对孩子失望埋怨了。
但愿,每个父母,先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