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我比较钝感,但是今早签到时看到100赫然出现在眼前,心中还是充满小激动:哇,我早起打卡100天啦!
100天前是3月14日。我刚参加完樊登读书第一期读出生产力的训练营活动。因为我每天都早起看书写作打卡,训练营结束后,书友就邀请我参加早起打卡的活动。
没想到这一打卡,不觉变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闹钟一醒,我起来的第一件事情要么是上厕所,要么是打卡。经过100天的重复,已经变得像刷牙喝水一样自然了。
我的早起时间也慢慢稳定,比起以前有一阵没一阵的,现在几乎是闹钟4:30响就起,闹钟不响就5点多自然醒。总之起床的状态比过去好多了。再也没有起不来,再睡会儿吧等之类自我偷懒的理由。有时觉得五点多起来晚了,有点懊恼自己睡过头了,但是后来觉得应该顺其自然,晚点就晚点,接受自己。
起床后上完厕所,洗把冷水脸,到孩子房间溜达一下,然后坐下来开始冥想。缓缓吸气4下,屏气7下,再缓缓呼气8下,如此循环,感觉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接着站起来站桩,想着八段锦的开头: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开始我还沉浸在冥想中自然地闭上眼睛,静静感受着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并不时调整到“意守丹田”的状态,然后专注呼吸,当腿慢慢疼起来时专心感受那感觉,等站桩完毕,头脑已经完全清醒了,就迫不及待想看书了。
于是拿书,拿笔记本,拿笔,调番茄钟。我要随时把刚做完事情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时间和事件,然后开始下一件事情。
看完书,休息5分钟,喝点水,收拾整理一下,就准备写作啦。
输出倒逼输入,输出又是更好的学习,虽然我刚看完书,但是写作时还是不能信手拈来,还得重新拿回书,边构思文章结构边找资料依据。这样下来,写作就相当于重新梳理了看书的内容,并用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印象更为深刻。
写作完打卡,然后到樊登读书签到,将签到页面发送至朋友圈和樊登读书会员群。近来我还增加了对日签的解读,以此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眨眼到了6点多我就要开始为家庭孩子忙碌啦。晾衣服,做早餐,吃早餐,和孩子一起早读,然后送孩子上学,买菜……一个早上就这样行云流水般的过去了。
这几天回看《把时间当作朋友》,突然被流程部分击中一样,我在反思:为何不把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也设计成流程,让每一天的简单平凡变得更有效和有意义呢?
Why not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