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想必大家都熟悉:想当警察的兔子天真的进城追梦搞砸了之后不再天真,但仍在追梦,最后,happy ending。一个典型的追梦故事。
主角朱迪可能象征的想去大城市发展的年轻人们,他们听说那里人是平等的,拥有着一样多的机会。就像电影中的那句话“Anyone can be anything”。
事实呢,并非如此,大城市里的动物,还有动物,可能更有钱但他们观念里的与那些偏见还在。带着美好梦想的朱迪,即使是身为当季最佳毕业生,由于体型和力量的缺陷也只能去收罚单,没人在乎她的梦。在朱迪被打击到之后,又有一只狐狸以老生常谈的姿态告诉她,他的梦想只有破灭的份儿而他自己只有回家种胡萝卜的份儿。
朱迪气愤的对着这只名叫尼克的狐狸说:“没人能对我的未来说三道四。”并特别强调了尼克小混混的身份。
狐狸不为所动:“这么说吧,每个来到这儿的动物都以为自己能脱胎换骨,但其实不能,你只能是你自己,”
他指了指自己“狡猾的狐狸,”
指了指朱迪“愚蠢的兔子。”
“我不是愚蠢的兔子!”
“那这也不是水泥。”
朱迪陷在了水泥里。
朱迪遭遇了低谷,但是,她没有放弃,她戏剧性地大翻盘,只是,她似乎又搞砸了,不但没能“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反倒把一切变得更遭了。不过我们的主角在老家得到了安慰,顺便发现了自己案子的真相拉上不久前绝裂的搭档尼克,一路破案打反派直击幕后大Boss,从此每天和尼克每羞没臊的探案撒狗粮,可谓爱情与事业双收。
就像文章开头说过的,朱迪,代表着很大一部分想去大城市生活发展的年轻人,天真,并且有着自己的强裂的理想,但对大城市社会中的残酷一无所知。他们来到大城市里,就像朱迪一样,新奇中带着兴奋。之后呢,他们被一点点打击,发现大城市并没有自己想的那那么好。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应该在面对三姑六婆的嘴碎时也说过,不要对自己的未来说三道四,但他们最后发现,好像,别人确实能对自己的未来说三道四。他们还是揭开了大城市的面具,发现了生活的泥沼,一开始,大部分人都还在泥沼里坚持。
随着时间推移,有人逐渐耐受不了泥沼中的窒息,于是他们逃走了回到家乡,那里的泥水没有那么浑。这是朱迪在第二次搞砸一切之后做的,其实可能朱迪的性质稍微有一点区别,因为第二次的混乱算是朱迪一手所为,所以她回到老家其实出于自责。家应该是的确能够治愈人心,所以有一部分人就回来了,他们回归之后加入了泥沼中的另一群人,我们在这里先不说。
说另一种人,他们在泥沼中感到了窒息,但他们想留下,他们也想呼吸,所以他们找了个相对轻松的存在方式,他们成了影片开始的尼克,某种程度上,他们现在变成了泥沼本身。
还有一大部分人,他们在泥沼中挣扎着想要远离深处,到泥沼的之上去呼吸一口空气,但又不总是能脱离泥沼的控制,于是啊,这些人就在其中浮浮沉沉,在脱离泥沼的短暂瞬间感受冲入鼻腔的空气,肺被氧气冲满后,又沉到泥沼中,这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动物城中所有不起眼的角色。
最后一种人,就类似电影里的朱迪,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但是不再天真,于是他们开始努力,最后,得到了一个机会,他们就离开了泥沼,成为了以后奔赴大城市的人们追求的样子。
疯狂动物城的故事本身有点戏剧性,但似乎又很好的诠释了“看过千山万水,归来仍是少年”,电影的结尾朱迪仍旧想要“make the world better place”,但她自己也说了“当我小的时候,认为动物城是个完美的地方,每个人都能和平相处,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事实证明,现实生活可比墙上的标语复杂多了,现实生活更残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