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蔷薇·夙肃庄姜
(一)世纪婚礼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诗经·卫风·硕人》
公元前753年的一天,卫国举国欢庆,今天,国君卫扬将迎娶齐国最美的公主。
民间广为流传这样的说法:“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老人们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人要知足,不能妄想着吃鱼非吃黄河鲂鱼,娶妻非娶齐国美女。毕竟齐国美人,是女中极品,灿若星辰,艳若长虹,一般人别说高攀,想都别想。
卫国的贵族世家子弟们也都有着同样的梦:追求到齐国公主。当然,这份荣耀,非卫国最有权势的男人——国君卫扬莫属。
百姓们几个月前就奔走相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若能一睹齐国公主的风采,从今后,也能久久得到街坊邻居的羡艳,还能用权威的语气,告诉孩子们,世上最美的女人是啥样子的,我见过了,此生也就无憾了。
城门开启,遥见远处送亲队伍延绵无尽,鼓乐之声浩浩荡荡,陪嫁随从和钱财器物数以万计,尽显大国嫁女之气派。那盛大华美的阵仗,让女人们沉醉,让男人们羞愧,让农人们停下耕作,孩子们欢呼雀跃。天下最隆重的婚礼莫过于此了吧?
送亲团队领头的,是齐公主的哥哥得臣。得臣将来是要继承王位的。他的英俊,与妹妹的美貌一脉相承,一路引得卫国女人们神魂颠倒:此君是仙人下凡乎?
15岁的齐公主,即将成为国母,但内心跟所有普通小女孩一样,种种揣测,惶惶不安。她想起了离开故国时候,母亲站在城墙上的哭泣,不知何时,还能回去,或许竟是永别。幸好,还有自幼养育她长大的傅母陪着她,一起嫁去卫国。
玉叶金柯,漂亮女人千千万万,尊贵如她绝无仅有。齐国姜姓者,是“三皇”之一的炎帝的后代。她是齐国国君与正室夫人所生嫡女,东宫世子的亲妹妹,她的姐姐妹妹也嫁得挺好,夫君分别是邢国和谭国的国君。所以,公主从小明珠一样被呵护着长大。
风华绝代,骄奢淫逸的公主多,高雅如兰者屈指数。齐国嫡公主自小秀外慧中,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诗才。她的老师啧啧称赞,从未见过如此一点就通、不点也悟的女子。见其诗文,想见其人,养在深闺,却闻名遐迩。
送亲队伍一路走来,相伴的都是美景。透过婚辇镶满珠翠的锦帘,外面芦花飘荡如雪,流水淙淙欢快,仿佛预示着她将拥有一个童话般完美的婚姻。如此优越的她,就该一生繁花似锦,锦衣玉食,然后站在云端悲天悯人,向所有不幸之人给予施舍。其实,哪怕得到她的温婉一笑,都能让人瞬间忘却烦恼。
下婚辇了,齐公主的亮相,艳惊所有观礼之人。高挑修长,环佩叮当,青丝盘髻,金丝累凤,明眸皓齿,笑意盈盈。她的美不同于肤浅的妖姬,由内而外散发着沉静温婉的柔和,以及贤淑高贵的气质。如同清澈的山泉,飘香的丹桂,高冷的清晖,这才是真正的美人,所有美好的词语都加诸齐公主身上,都不为过。有个诗人,见之倾倒,写下了《硕人》,传唱千年。
齐公主伴着礼乐,在红毯上,一步一趋,款款走向她的夫君卫扬。卫扬对来到了面前的齐公主作揖。没错,夫君先向自己行礼,这辈子,恐怕只此一次。沃盥洗手,同牢共食,肺、鱼、肉腊、酱、醢(肉酱)、菹(腌菜)、湆、黍稷(小米饭),一样都不能少。一起吃个饭,寓意着这对新人,从今后同甘共苦。合卺共饮,寓意着这对新人,从今后同气连枝。对了,卫扬还命人在婚礼现场摆满了“连枝灯”,即便尚未天黑,灯也依旧灼灼,想必他的新夫人一定会喜欢。
至此,齐公主与卫扬大婚的“六礼”齐备。这之前,经历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卫扬也是下了血本的,还甚是费心:光是活捉一只大雁,就够呛。大雁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齐公主当然很喜欢这个寓意着爱情忠贞不渝的大雁作为礼物。
齐公主叫什么名字?她在笄礼之后,也曾有了字,只是很少有人叫。她的夫君,国君卫扬,即便无所建树,也是要载入史册的。而她生在那个一切以男性为尊的社会,不管多么璀璨如明珠,也不会留下名字。
但其实一点不重要了,她现在是卫国国君的正夫人,没有人会再叫她小时候的闺名。就像现在,大家都叫她“夫人”,小时候,大家都叫她“公主”。当然,大家姑且称她“姜夫人”。
卫扬对这门亲事,自然是相当得意的。姜夫人带来了高于聘礼数倍的嫁妆,她身后赫赫齐国也成为了卫国的强大同盟。就凭这,卫扬都会将姜夫人奉上神坛,更别说,姜夫人美成了后代的标杆。
洞房花烛自然不消说,新婚蜜月,连大臣们都知趣地甚少去打扰他们的国君。美,是可以成为行任何事情的正当理由的。即使卫扬从此不上朝,臣民恐怕都能理解。
公主王子的童话,也是持续了两年的。但姜夫人渐渐为一件事情忧心忡忡。为了这件事,她和夫君也开始有了隔阂。
(童话爱情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第二章再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