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第七章节: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被公认为魔鬼般的现实
①结婚时,选择对象的标准不是爱与恋,更非情欲与激情,而常是安全感。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这一基石普遍没打好。
②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中国女性大部分更缺乏安全感,妻子一方会感到孤独,于是去抓丈夫,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乏情感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会让他重温幼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其他女人。
③妻子感到更加孤独无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远。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这是中国母亲所为,也是带孩孩子最大伤害之一,却不自知)。并且,最好是个儿子,儿子不仅弥补了情感空洞,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空洞。结果,她把儿子抓得更紧。
那女儿呢?如果妈妈心理比较健康,则可能给予同样待遇,也会被妈妈抓住,但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则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常常在潜意识的运用,意识不到),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离妻子时,会愧疚与不安,也担心后院起火,当发现儿女可以填补妻子内心的空洞时,他也会将儿女推向妻子身边。爸爸甚至不与儿子竞争,而是迫不及待地将儿子推给妻子,这样他就自由了(消失的父亲,在家不作为)。于是,他也参与造就了另一个自己。
过去主要因重男轻女,现在则主要因男人想逃离妈妈的潜意识动力,导致做父亲的男人不仅逃离妻子,也逃离女儿,与女儿的关系也很疏远。这导致女儿即便在母爱一环上有所改善,但在父爱一环上仍相当欠缺,于是女性对得到异性的爱要更为绝望一些。
总结一下,即男孩得到母爱表面过多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生活上过度照顾,情感上过度依赖捆绑与勒索)。这导致男孩不能表达情欲,并且会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导致女孩爱匮乏,即缺爱患者)。虽然她们也有的人会有被吞没创伤,但女孩相对比较少,所以相对男孩被吞没创伤要多很多。
④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表达情欲,抗拒亲密,同时被动;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并因被抛弃的创伤缺爱患者,而对亲密有强烈渴求,但又觉得得不到,所以会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动的男人。
于是,又重复了轮回的第一个链条——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⑤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这还不够,更要命的是,有的家庭婆婆也想抓儿子,而对于妈妈,儿子意识上还不能逃离。于是导致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儿子必须和妈妈黏得紧一些,不能逃离;儿子和妻子疏远,却成了可以接受的现象,唯独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独自品味。
⑥结果,婆媳关系就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目的是争夺被动的儿子。至于公公,已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注脚,没有人争夺他。除非他的生命宽广而精彩,否则他在家庭中就是一个零。
⑦婆媳关系中,谁都赢不了,妈妈毕竟不能得到儿子的情欲,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总要去找一个地方安放,于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个平衡物而广泛存在于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地区,而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得到爱最少的女子。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独特现象。
⑧若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家庭问题的直接制造者(有外遇还好,必须是主动冲突),这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权力感,不容别人挑战他们的权力,但他们不会制造特别复杂的情感关系,而只是一味要求别人服从他,这形成不了特别复杂的轮回。
这样的轮回多让人感伤,如果你经历过,你的父母经历过,去哀伤吧。
然后痛快地去爱,过你想过的生活。
毕竟,现在的社会,资源丰富了很多,你总是可以帮到自己的。比如不断学习,求助精神分析等。
网友评论